據同心苑 浙江省委文化工作會議提出
實施“宋韻文化傳世工程”
打造以宋韻文化為代表的
浙江歷史文化金名片
宋韻文化美在哪里
如何感受宋韻文化之美
國慶假期
“同心苑”特別推出
“我眼中的宋韻之美”
約請浙江各地
對宋韻文化有獨到見解
和深入研究的政協委員
從不同視角
品味
風雅“宋”
今天
武義縣政協副主席
董三軍
邀你一起品味
中國之瑰寶
南宋徐謂禮文書
委員名片
董三軍,武義縣政協副主席。
徐謂禮文書——南宋墓葬出土真跡,長32.2米、高39厘米,通篇以館閣體書就,計2.3萬余字,包括敕黃、告身、印紙三個部分。敕黃是徐謂禮從19歲入仕到53歲去世(官至信州知州),朝廷所有任命文書錄白。告身和印紙分別是朝廷品階任命文書錄白、“績效考核表”及任上大事記。
徐謂禮文書內容詳實、信息量巨大,反映了南宋三省六部官制和政務運作的完整體系,是繼商周甲骨、秦漢簡牘、敦煌經書之后,又一前所未有、系統規范、真實可信的宋代紙質文書,填補了中國宋史研究之空白。
文書出土以來,引起學界震動,各方媒體廣泛聚焦。人民日報、新華社等連續報道,央視《法治在線》《探索.發現》《中國影像方志紀錄片》等專題播出。央視、北京春秋風云影視正在籌拍關于徐謂禮文書的40集大型電視連續劇。
宋代不是中國歷史上發展最強盛時期,卻是中國文明發展的昌盛時期。“宋韻文化”具有中國氣派和浙江辨識度,其對當代的意義,用考古專家鄭嘉勵教授的話講:“要從宋代的歷史文化資源中提煉對今天的時代有價值的東西,包括浩然正氣的愛國主義、以天下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經世致用的浙學思想、奠定后世審美范式的文化藝術等許多內容。”
徐謂禮文書是宋代“士大夫精神”的佐證。文書記載徐謂禮“到任”“轉官”“交割”“考課”“服闕”等從政歷程,飽含我國古代士大夫階層所倡導的那種嚴于律己、提升文化修養和富于榮譽感的品質,以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責任意識。
穿越千年的“士大夫精神”,核心是承擔社會責任的精神,我認為,這也正是今天我們提出大力打造“宋韻文化”的初心所向。
我國歷史上,除文獻之外的文字類真跡存世的有許多,如:唐代經書、明代明史稿、清代清史稿等,但唯獨宋代是個例外,可以說是空白,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鄧小南說:“徐謂禮文書的出現為我們研究宋史打開了新的一扇窗。”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