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委員名片
陳富清,慈溪市政協委員,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副會長、浙江省花卉協會盆景分會副秘書長、寧波市盆景協會名譽會長、慈溪市盆景協會會長。
近日,在慈溪市博浩園盆景園,來自北京、上海、西安、常州等全國各地的花木愛好者100多人聚集一堂,交流互鑒。
如今,小小盆景已經成為慈溪不少農戶致富路上的“聚寶盆”,背后的大功臣就是這場盆景交流會的組織者陳富清。
當前,浙江全省上下正在全力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身為政協委員和盆景行業帶頭人,陳富清一直在思考,如何發揮特長優勢、履行責任擔當,助力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落到實處,進一步帶領鄉親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于是,他精心安排,將全國各地100多位盆景行業的大咖組織到慈溪,一起商量如何為共同富裕出力、為群眾致富賦能。
這次活動,是他助推鄉村振興、助力共同富裕的一個縮影。從酒廠員工到盆景藝術家,十多年來,他用心育盆栽,熱情帶動慈溪農戶共同走上致富道路。一把小剪刀、一方小鏟子、一個噴水壺,不論是烈日炎炎的夏日,還是北風呼嘯的冬天,只要眼前是心愛的盆景,身材魁梧、風風火火的陳富清瞬間變身“奶爸”,像對待孩子一樣眼含欣喜,裁剪、修培時的動作也變得輕盈、溫柔。
年近半百的陳富清原是酒廠員工,說起他的180度大轉行,許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陳富清用行動和成果告訴大家,這就是熱愛的力量。
十多年前,一接觸到被稱作“無聲的詩,立體的畫”的盆景藝術,他便無法自拔地沉迷其中。憑著熱愛,他跟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發起成立了慈溪市盆景協會,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盆景事業中。
盆景代表著文化與傳承,是江南園林藝術的微縮版,也是中國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動體現,更是共同富裕路上的一道靚麗風景和有力助推器。
走進博浩園藝中心,一排排以樹木山石為素材,經過藝術處理和精心培養的盆景映入眼簾。這些集中再現大自然,將樹石、盆缽融為一體的精美盆景,成為“縮地千里”“凝望時光”的藝術載體,也是一件件點石成金的藝術品。
“這棵風姿卓然的叫天趣,樹齡已有700多年,是日本盆景藝術大師木村正彥的大作。經歷數百年的雨雪風霜,幾代人的雕琢和打磨,已不是普通的樹,而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陳富清一講起心愛的盆景便滔滔不絕。
“10多年來,他僅日本就去了上百次,每次都停留十幾天,所有時間都泡在當地著名的盆景園,與大師對話,和高手交流,不斷汲取新的營養。”浙江省盆景協會副秘書長韓國偉說。
憑借敢打敢拼的氣度和百折不撓的韌性,陳富清在盆景界的影響力日隆。而背后的原因,除了熱愛和發展事業,他也希望以此帶動盆景農戶們增收致富。
“他不僅引進優秀的作品和技術到慈溪,也通過各種渠道拓寬銷路,加速慈溪盆景走出去的步伐。”浙江省盆景藝術大師陳迪寅曾與陳富清一起經營博浩園林工具銷售有限公司。
近年來,在陳富清的帶領下,盆景協會會員從當初的三四十人,發展到200多人,慈溪盆景藝術水平和產業發展也突飛猛進,在全國具有了一定影響力。慈溪市盆景協會秘書長黃斌杰介紹,慈溪市盆景協會現在已有5名省級盆景藝術大師,會員的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有力助推了慈溪盆景產業的蓬勃發展,讓一大批從事盆景產業的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慈溪市附海鎮的徐海燕種羅漢松已經有十幾年,但1000多棵羅漢松因為缺乏管理,樹形一般,始終銷售不出去。陳富清得知此事后,多次帶著技術人員去現場指導。經過2年的精心培育和造型設計,身如虬龍纏繞、枝葉若華蓋蔽日的羅漢松,很快就被一搶而空。
“非常感謝陳會長,讓我們看到盆景未來的發展趨勢。他還手把手帶領我們鉆研技術,開拓銷售渠道。”徐海燕說,在陳富清的帶動下,從事盆景產業的農戶基本上每年銷售額都在百萬元以上。
不僅僅是徐海燕,橫河鎮的孫文輝、戚巨康,龍山鎮的屠一波,白沙路街道的施平雷等等,還有很多很多人嘗到了盆景致富的甜頭,獲得了良好收益。一個個漂亮的小盆景,成為慈溪人共同富裕路上的獨特風景。
前不久,陳富清還專門成立了慈溪市故博研學基地,成為慈溪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青少年校外教育陣地,為青少年接觸大自然、接觸盆景等中國傳統園林藝術提供平臺和契機,讓祖國的下一代接受藝術文化的熏陶,掌握增收致富的本領。
“我將進一步發揮優勢特長,勇往直前,帶領農戶博采眾長,精益求精,讓盆景藝術在慈溪發揚光大,讓更多百姓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陳富清說。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