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上午十點半,大陳鎮鄉賢館的門外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工作人員篤定地說:“汪老師來了。”
亮色T恤、黑框眼鏡、招牌笑容——臺州市椒江區政協委員、攝影家汪江浩一進門就和每個人熱情地打招呼。他一大早輾轉登上大陳島,是為了參加在鄉賢館舉行的“請你來協商”。
大陳島是與紅船精神一脈相承的大陳島墾荒精神發源地。習近平總書記曾一次登島、兩次回信,充分肯定了“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大陳島墾荒精神。
“我關注大陳島這個主題,快40年了。”對汪江浩來說,大半輩子的時間,都在凝望大陳島。
1961年,汪江浩出生在大陳島,8歲后離島求學,其父母親是解放大陳島的新大陳人。1979年,汪江浩參加工作后首次回到大陳島。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他進入中共椒江市委報道組,接觸到許多在大陳島奮斗的同齡人。
“他們為什么愿意留下來?”汪江浩既感動又好奇。
于是,汪江浩拿起了熟悉的相機。在他的鏡頭下,這一代大陳人成為了主人公。
當被問及印象深刻的人物時,汪江浩不假思索地說出了項香女的名字。
1983年,20歲的項香女向學校黨委遞交申請書,成為第一個志愿上島的大學生,也成為來到大陳島的第一位老師。1985年,她光榮入黨。項香女一直記得:“我在島上待了5年,汪老師就做了5年的跟拍。”
如今,汪江浩翻出珍藏的照片,一張張解說,如數家珍。
“這張報紙上的照片尤其珍貴,是兩代大陳島墾荒人的交流。”照片上,項香女正和原墾荒隊員一起交談。當時,老墾荒隊員講述了親身經歷的墾荒故事,傳授年輕一代排解孤獨的方法。
汪江浩回憶:“我問了老墾荒隊員一個問題——‘你們后悔上島嗎’?”
有的回答很熱血:“大陳島還沒建設好,我的使命還沒完成呢。”有的回答很樸實:“我在這兒成家立業了,大陳島就是我的家。”……每一句回答,都讓汪江浩深受觸動。
“這批上世紀80年代上島的大學生黨員,緊緊圍繞在黨旗下,既有知識又有理想。他們在工作中務實、踏實,真正繼承了前輩的大陳島墾荒精神。” 汪江浩說。
“在大陳,我從來沒有‘待不住’的感覺。”汪江浩覺得很神奇。
在每一次上島的風浪中,汪江浩和這座島的聯結逐漸加深。
“太不容易了!”汪江浩說,上世紀80年代去大陳島起碼要坐4個小時以上的船,從椒江出發的大船不能直接到達,乘客需要轉更小、更晃的舢舨上才能最終登島。“每次上島,一船人都吐得不行。”
如今,大陳島的碼頭井然有序、生機勃勃,大小船只安穩停靠,今年端午假期迎來了逾3000名游客。“現在的‘慶達8號’就像郵輪。”汪江浩悠閑地向舷窗外看去,海上風景一覽無余。
五年、十年、二十年……當時間的維度拉伸得足夠長、聚焦次數足夠多的時候,汪江浩用一張張照片描摹出大陳島。
1983年,他拍下了大陳島80年代第一家真正的工廠——大陳島罐頭廠;1996年,他用航拍鏡頭記錄下大陳島轉型升級、實施全島旅游化的重要節點;2016年,由于島上客運量增長明顯,大陳在交通基礎設施上實現了全面提升;2019年,他拍攝的大陳島夜景成為旅游亮點……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美麗浙江”……大陳島的發展足跡和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進程休戚相關。1983年,汪江浩為31位留島的老墾荒隊員拍下一張合影;1984年,鏡頭定格下,老墾荒隊員教育子女如青松扎根海島;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給大陳島老墾荒隊員的后代、臺州椒江的12名小學生回信……
“大陳島墾荒精神與共產黨的紅色精神體系一脈相承,并在每個不同時期都有精彩的表現,墾荒精神不老!”汪江浩說。
多年來,汪江浩拍攝、收集的影像和文史資料,被陳列在大陳島青墾文化紀念館和臺胞文史館中。2019年,在共和國70華誕之際,汪江浩將40年來紀錄的照片集結成《大陳島墾荒影像》,成為2019浙江紀實攝影展中的一個單元。
被一代人吸引而來的汪江浩,和這代人一樣,為大陳留下。
“我的課都是圖文并茂的。”作為一名黨員委員,汪江浩一直通過講述大陳故事不斷凝聚人心和力量,畫大同心圓。
2017年,在椒江區“政協大講堂”上,他開講《策展大陳島60年影展之大陳島墾荒精神故事》。在椒江區黨外人士代表培訓班上,他以《大陳史話》帶領大家回顧大陳精彩的歷史。進機關、進校園、進消防隊……汪江浩每年要講十多個課時,線下聽眾逾2000人。
每一次講述都是他對大陳島墾荒精神的新思考,每一次思考都蘊含著他對大陳未來的暢想。
2018年和2020年,汪江浩在椒江區政協十屆二次會議和十屆四次會議上分別作大會發言,呼吁發揚新時代新墾荒精神,建設“現代化的大陳”。建議深入挖掘大陳島墾荒精神的紅色基因,通過將大陳島融入全國“紅色教育聯盟”等措施,站在歷史的新高度弘揚大陳島墾荒精神。
2019年,汪江浩提交了提案《把大陳島打造成中國第一個5G示范島》,并把這個想法發在大陳島鄉賢群。在全國人大代表、大陳實驗學校校長翁麗芬和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移動董事長鄭杰的關心支持下,大陳島第一個5G電話于當年5月14日撥通,遠程醫療應用場景也應運而生。
今年,他又進一步思考,在區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作了題為《陸島聯動整體規劃大陳島干部學院,打造國家級干部教育培訓基地》的大會發言。
“每次通過委員履職,為大陳島建設帶來改變,我很開心!”這也是他履職的初心和動力。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