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如何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更好發揮創新驅動發展作用,政府工作報告作出一系列部署,這也是住浙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最關心的話題。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完善科技項目和創新基地布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這些要求,浙江已有實踐。
“浙江明確提出支持浙江大學、西湖大學等打造國家重大戰略科技力量。”施一公說,“包括西湖實驗室在內,首批4家浙江省實驗室建設全面開啟,以打造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預備隊’為目標。”這些舉措,都展現出浙江以超常規力度打造“互聯網+”、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的決心。
2020年底,施一公首次以西湖實驗室為第一單位,在國際著名期刊《科學》發表了結構生物學最新研究成果。他說,新型舉國體制催生新型研發機構,西湖實驗室由西湖大學這樣一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高等學校牽頭建設,在組織模式、體制機制、科研導向、成果轉化方式等方面,都將有全新的改革舉措。
“作為新型研究型大學,我們具有改革的強烈意愿和先天優勢,具備改革試錯的騰挪空間和縱深推進的良好條件。”施一公說,西湖大學積極探索現代研究型大學的治理制度、科技評價標準以及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在學科設置上不追求規模、排名或社會影響,而是強調高起點,對標世界一流,在某些領域、某些學科努力追求學術卓越,并迅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施一公表示,西湖大學將引入更加靈活、開放的機制,為科教體制機制改革探路,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