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日報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在我看來這包含了方方面面,其中,最不容忽視的就是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我省歷來注重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早在2004年,浙江就成為全國首個基本普及15年基礎教育的省份。2015年,我省所有縣(市、區)全部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可以說,浙江基礎教育走在全國前列。
這幾年,我們一直在積極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但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存在。
學校是否優質,一看管理、二看師資,農村學校恰恰在這兩方面還有短板。具體表現為教學管理理念不夠新、教師結構不太合理,這也是導致好的教師和學生在農村“留不住”,農村教育質量與城鎮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
實現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重點要從學校管理、師資、生源等方面下功夫。這些年,浙江也有一些探索。如積極打造城鄉教育共同體,以城帶鄉結對幫扶;大力推進“互聯網+義務教育”,目前已有1458所城鄉中小學校可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提升保障教師待遇,全面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打破“學校人”概念,促進更多優秀校長教師往農村流動;加大優質高中招生向農村初中名額分配比例的傾斜力度等。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要努力成為“重要窗口”,浙江自然應有更高要求和更嚴標準。今年我們將深化出臺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相關指導意見,擴大結對幫扶數量,同時推進15個縣(市、區)“互聯網+義務教育”試驗區建設;完成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建設全覆蓋等。通過一系列政策供給和措施,全力推進城鄉教育更優質均衡發展。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