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我省將“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從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的民生領域運用到矛盾糾紛化解的社會治理領域,推進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建設,努力使企業和群眾有矛盾糾紛需要化解時“最多跑一地”。這一改革在化解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重大矛盾糾紛中發揮了主導作用,贏得了社會信任,但尚處于起步階段,需要進一步推進。
根據會前對“最多跑一地”運行情況的調研,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的設立,實現了從碎片治理向集成治理、被動治理向主動治理、突擊治理向長效治理、單向治理向多元治理的“四個轉變”,為社會治理領域“最多跑一地”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群眾訴求多地跑、多頭跑、反復跑的問題尚未從根本上得以解決。建議進一步將“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方法運用到社會治理領域,堅持跑一地是底線、跑一次是常態、不用跑是目標,全面升級各地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
在注重頂層設計、加強進駐部門職能融合的基礎上,更加注重依法治理,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改革全過程,真正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堅持調解為先、訴訟斷后,把矛盾糾紛多元調處、非訴訟化解機制挺在前面,確保群眾訴求事項可查詢、可評價、可跟蹤、可督查,實現訴求、調解、法律咨詢服務等科學分流、多元化解、快速調處。
更加注重凝聚合力,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唱響黨委政府、市場主體、社會組織的大合唱,推動矛盾糾紛一門受理、一地解決。推動“中心”機制和網格向下延伸,強化鎮街基層治理平臺,村舍全網格銜接聯動,把矛盾糾紛消滅在萌芽階段,使鄉鎮成為解決矛盾糾紛的“主戰場”。創新信訪代辦制度,讓“不懂訪”“無序訪”的群眾 “一次都不用跑”,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同時發動律師、公證、鑒定、評估、保險等社會力量進駐“中心”,形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合力。還要探索“互聯網+社會治理”,深化“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暢通民情信息溝通。深度開發大數據運用,實現矛盾訴求線上線下聯動辦理,強化線上流轉、動態管理、調度指揮、預測預警。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