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發達國家執業醫生中有40~50%為全科醫生,而我國全科醫生占比不到10%,遠遠不能滿足構建高水平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需求。”全國政協委員羅建紅認為,全科醫生是基層健康服務的主力軍,全科人才的建設關乎著分級診療的推進,他建議強化全科醫生制度,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強基層醫護人員培養,提升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由此看出,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仍然是2019年醫改的重頭戲 。羅建紅建議,從制度和政策入手,切實提高全科醫生待遇,大力提升職業吸引力。加大對全科醫學住培學員的補貼力度,吸引更多醫學生選擇全科醫學;結合簽約服務量、居民健康等績效考核,切實提高全科醫生待遇;解決家庭后顧之憂,對長期在偏遠鄉村工作的全科醫生給予額外津貼;建立適用全科醫生職稱晉升的評價體系;積極發揮全科醫學行業學會作用,建立全科醫生在職進修、繼續教育及學術研究制度,促進全科醫學行業持續向上發展。
“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醫生培養和各臨床專科準入的國家制度。”羅建紅建議,系統分析現有醫生專業結構和供需關系,與分級診療體系及公立醫院改革相配套,提出醫生專業結構調整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同步研究制定配額制的各專業住院醫師規培和專科醫生培訓準入的國家制度,為執業醫生專業結構優化提供約束性制度保障;研究醫學院校臨床醫學招生規模和學校配額,把醫學教育引導到更突出計劃和質量的軌道上。
在強化醫教協同、提高全科醫學人才培養質量方面,羅建紅建議,建立“院校-醫院-社區”跨機構協同和全科醫學學科建設的新機制,對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形成更有效的支撐;繼續采用轉崗、住培及全科本科三個渠道加速培養人才,逐步過渡到“5年臨床醫學+3年全科醫學住培”這個主渠道;按標準落實全科住培基地建設、質量控制及考核;加強醫學院校和住培基地的全科醫學師資和專碩導師隊伍建設,將全科醫學的理論和實踐有效融入臨床醫學專業培養方案,并納入臨床醫學評估或論證的指標體系;試點“5年臨床醫學+3年全科住培和專碩”一體化全科醫學人才培養計劃,探索培養高水平全科醫學人才的新路徑。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