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日報 最近,我注意到有關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浙江自貿試驗區)建設的一組數字:2018年全年新增注冊企業超7400家,注冊資本超2000億元,企業平均注冊資本位居第三批自貿試驗區前列;油品貿易額超2200億元;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達到359萬噸,占全國總量30%以上,結算量占全國50%,躍升為國內第一加油港,躋身全球十大加油港。
由此可以看出,作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我省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重要平臺,浙江自貿試驗區圍繞油氣全產業鏈建設深化改革創新,聚焦“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區”建設(以下簡稱:“131”建設),在保稅船用燃料油經營、原油非國營貿易、外資準入等方面創新了體制機制,切實發揮了“為國家試制度、為開放搭平臺、為地方謀發展”的試驗田作用。
但我認為,浙江自貿試驗區建設仍然在路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大力推進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主攻油氣全產業鏈,加快建設“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區”,突出重大項目落地,謀劃實施首創性、差異化的改革探索,創建數字自貿區和聯動創新區。
從中可以看出我省以浙江自貿試驗區建設為抓手,加大開發力度的決心。站在新的起點上,浙江自貿試驗區要當好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這并不容易。未來,浙江自貿試驗區還要努力“修煉內功”,堅持對標國際,以國務院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落地為契機,聚焦“131”建設目標任務。加快推動國際石化基地、綜合海事服務基地、國際油品交易中心的建設。力爭在2019年實現大宗商品貿易交易額突破3000億元,保稅燃料油供應突破400萬噸的目標。我建議,省政府繼續加大扶持力度,助推浙江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