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最多跑一次”改革作為我省的一張“金名片”, 取得了顯著成效,贏得了企業、群眾的紛紛點贊。現今,改革要進一步深化推進,就要啃下“硬骨頭”。這其中之一便是法律法規的完善配套。要加快健全法律法規,使之與深化改革相配套,讓法律法規切實助推改革步伐,讓改革推進得更快、更穩健、更有效。
當前,電子掃描材料的法律效力問題亟待解決。目前項目投資等領域雖然已推行全程網辦,但法律層面至今未出臺認定電子申請材料、電子檔案效力的新規定,導致審批電子化需求與檔案紙質化管理之間矛盾突出,政府部門需要將電子資料打印成紙質材料再制作檔案,費時費力。
告知承諾制需地方性法規保障。因為告知承諾制更多的是形式審查,行政機關不再承擔材料真實性的法律責任,可能會損害第三方的合法權益,對申請人的法律救濟規定也不夠全面。此外,還要關注項目投資等領域改革中與國家層面的法律法規的沖突及廢止相關規章或委托授權后出現的法律監管盲區問題。
要跑出加速度,法律保障不能少。建議加強政策法律法規的系統性研究,組織專業的法律研究隊伍,對與“最多跑一次”改革不銜接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等進行統一梳理,形成總體報告,并向國家有關部委積極反映,協調出臺與改革相適應的操作規則、實施細則。積極推進電子數據歸檔效力的合法化,加快制定部門規章或地方性法規,明確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結合以及標準和其合法性的新規定,尤其要盡快推動將電子檔案進行單獨立法或是直接在司法解釋中予以明確規定,力求讓電子檔案及時過渡轉化為直接證據。同時,要從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對告知承諾制的事后監管、明確告知承諾制實施中對申請人的法律責任救濟等方面,完善健全告知承諾制的運行機制。對審管分離模式下監管和審批的銜接問題,建議進一步完善審批與監管互動機制,職能部門要重點履行好監管職能,創新監管方式,明確審管邊界和監管體系,促進審管分離模式下的良性互動,實現審批與監管的無縫銜接。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