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千萬工程”的深入實施和美麗鄉村建設的不斷推進,鄉村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但是一些鄉村因歷史形成的原因“一戶多宅”大量存在,或缺乏規劃和控制,鄉村布局散亂,農房風格雜亂,輔房隨意搭建,有新房沒新村、有新村沒新貌。同時,農民建房規劃選址難、審批難、監管難等問題依然突出,閑置農房、集體資產、零碎地塊利用低效等問題比較普遍,影響和制約我省“大花園”建設,成為美麗鄉村建設中亟待整治的頑疾。
為了破解這些難題,衢州市把農民建房體系構建和風貌提升工作,作為推進鄉村大花園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牛鼻子”,圍繞“三個好”(農民建房服務好,農村風貌提升好,資源轉化利用好)目標,大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全力打造美麗鄉村大花園。
在工作實踐中,感到還有幾個方面需要進一步引起重視:
重視規劃引領。綜合“山、水、林、田、路、房”,通盤考慮、全域謀劃鄉村建設規劃、村莊布點規劃編制。強化村莊規劃和設計,尊重鄉村的歷史、個性和特點。加強規劃宣傳,讓村民知規劃,守規矩。加強農村規劃、建設人才培養,提升農村規劃建設水平。
重視服務優化。大力推廣建房審批經驗,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層延伸。創新建房信貸、建房保險、聯建代建等一系列惠民政策。
重視拆后利用。對拆后土地合理利用,要“宜耕則耕、宜建則建、宜綠則綠”,以“指標換資金”的方式拆除一批,以“資源引投資”的方法利用一批,以“風貌+配套”為抓手提升一批,大力實施整村推進、全線整治、全域提升。
重視長效管控。充分發揮“黨建+”、“數字+”作用,對農民建房實行網格化管理、數字化管控、全過程監督。加大問責和監督檢查力度,嚴格執行農村宅基地審批“四公開”“四到場”制度。引導公眾參與監督,嚴格工匠管理,并允許基層運用村規民約探索建房保證金等做法。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