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需要發展用地保障,但目前我省鄉村發展用地空間保障方面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
鄉村建設用地指標不足,結構性矛盾突出。
城鄉發展用地政策有差異,發展機會不均等。
村莊規劃和空間資源配置存在不夠合理的現象,制約鄉村產業發展。
在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耕地面積不減少、規劃空間不突破、生態環境不破壞的前提下,應當采取創新舉措,著力破解我省鄉村發展用地瓶頸,探索打通“兩山”轉化的空間通道。
為此建議:
創新規劃方法和項目落地方式,探索實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用地彈性規劃。創新村莊建設用地規劃方法,參照城中村享受城市建設留用地的做法,按全村土地總面積的一定比例或全村人均一定面積的土地,作為引進城市資源支持鄉村經濟發展的產業項目建設用地。創新村莊建設規劃編制方法,規劃布局上可留指標但不定空間位置,待有了投資意向者,由村集體組織和投資方聯合選擇項目選址后,再作規劃落地和土地農轉用。
高質量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現農村發展用地的集聚、節約、生態化使用。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在目標和任務上要與鄉村振興規劃相銜接;在空間上要與村莊建設規劃及村莊設計相配套。
順應我省山地村莊發展思路,推進“浙江山居”計劃。高水平建設一批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在我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創建“浙江山居”品牌,為我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走出一條具有文化積累的特色道路,為“大花園”建設增光添彩。
采取相關支持措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建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用地建設投資方和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對接制度,規范和完善鄉村產業項目涉地合同保障制度,建立鄉村規劃建設技術服務制度。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