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政協報 浙江是江南水鄉,因水而興,因水而美,但卻一度因為偏重經濟發展速度、忽視環境治理保護,出現了許多黑河、臭河、垃圾河、牛奶河,個別地方甚至困于“江南水鄉沒水喝”。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浙江多年來持之以恒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浙江治水在以下方面的經驗值得總結、推廣與運用:
一張藍圖,一以貫之。認真貫徹落實“八八戰略”宏偉藍圖,省委、省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充分彰顯了對人民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對歷史負責的責任擔當和行動自覺。
綱舉目張,帶動全局。四套班子齊上陣,部委辦局都有責,社會各界同發力;省市縣全面啟動,鄉村戶不留死角,組織推進體系到底到邊;考核機制科學合理,對26個縣和兩個設區市取消GDP考核;約束激勵敢動真格,敢擔當的干部提拔重用,“為官不為”者嚴肅問責。
打開缺口,精準施策。2013年率先在全省水質最差的浦陽江打響治水第一槍,對污染企業釜底抽薪,對落后產能猛藥去疴。進而由點及面,由主攻水中向水岸同治,由各自為戰向區域流域聯動,由突擊戰向持久戰,由黨政推動向自覺主動,由人海戰術向依法治理轉變,實現了全省一盤棋。
加大投入,增強動能。面對“財政資金投入有限”與“民間投資渠道不暢”難題,改革創新投融資機制,建立政府、市場、社會多元化投資體系。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