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去杠桿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全國政協委員陳小平調研認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真正運用好市場化債轉股的方式,有助于逐步降低企業杠桿率,化解金融業潛在風險,修復實體經濟行穩致遠動力。
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速趨緩、產能過剩問題突出,企業高負債和銀行高不良貸款率兩大問題交織,成為影響我國經濟轉型和金融穩定的重大隱患。陳小平說,從企業角度看,債轉股可以改善企業盈利能力和財務健康狀況,幫助企業重新走上健康發展軌道;從銀行角度看,通過債轉股,信貸企業盈利能力和財務健康狀況改善后,可以恢復還貸能力,減少銀行損失。
“當前債轉股中面臨的主要難點和問題是,轉股規模受到法律、資本、目標企業數量和規模限制,轉股企業選擇的道德風險難以防范,股權退出機制不夠完善。”陳小平建議,吸取上一輪債轉股的經驗教訓,完善債轉股頂層設計,明確債轉股企業的基本要求、銀行持股比例限制,明確相關法律關系,制定出臺支持債轉股的稅費減免政策措施,推動債轉股順利實施。
他還建議,在操作層面,要完善債轉股企業篩選機制和退出機制。制定出臺企業門檻標準,規范篩選流程,嚴格按照標準謹慎選擇債轉股企業,堅決將落后產能及低劣企業排除在外,防止債轉股成為“免費的午餐”。進一步發揮傳統方式對股權退出機制的作用,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完善股權退出的市場化定價機制和轉讓渠道,引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積極對接債轉股。同時可探索實踐債轉優先股方式,建立市場化的優先股交易和轉讓機制。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