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年04月14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張丹丹 字號:[
大][
中][
小]
據省教育評估院提供的數據,2014年我省大學生創業比例已突破5%,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省政協委員、浙江海洋學院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院長謝永和在今年的省政協全會上提案建議,乘勢而上,統籌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
“目前,我省大學生創業項目主要圍繞社交、電商、營銷這三大主題,創業項目類型過于單一,沒有資源儲備,成功率非常低。”研其原因,謝永和發現,我省高校開展創業教育雖已近20年,但仍缺乏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體制機制不夠完善;理念目標含混不清,創業教育尚未納入主體教育體系;課程體系不健全,缺少與專業學科特色相適應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師資隊伍薄弱,缺少具有創業背景的優秀創業導師;資源配備嚴重不足,針對大學生創業的融資渠道較窄,缺乏創業教育實踐平臺。
為此,謝永和建議,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創業教育的體制機制,加強指導管理與監督評價,統籌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
“創辦創業學院是創業教育的重要舉措。”謝永和建議,要建設創業導師庫,開展創業導師與創業學生對接活動,引導和促進創業教師主動進行專業發展;選拔有創業意向的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創業教育。“通過創業學院,可以實現創業意向同學、創業導師團、風險投資家等群體的有效集聚,推動更多有潛力的大學生成為未來企業家,更多大學生創業項目變成實體企業。”
“要根據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調整專業課程設置,挖掘和充實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謝永和建議,構建系統的創業教育體系。開設面向全體學生的通識性創新創業公共課程,著重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激發學生創新創業動力;開設具有行業特點與創新創業和就業密切相關的專業課程,著重提升學生創業知識和專業技術技能;開設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各類創新課程和實踐活動課程,著重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際運用能力。
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在線回答關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熱點話題時說:“讓親身參與過創新創業的優秀人才進到校園、站上講臺,是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有效舉措。”謝永和認為,在引進來的同時,還要積極搭建創業型實踐平臺。高校的創業就業服務機構應積極走出去,與企業、社會組織等共同合作,統籌校內外各種資源,促進大學生創業項目孵化和創業企業發展;加強與地方、行業企業的對接,落實相關產業扶持政策;拓寬創業融資渠道,建立大學生創業基金,為優秀創業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