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年03月14日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阮蓓茜 字號:[
大][
中][
小]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迎來老年人口增長的高峰期,獨居、空巢、高齡老年人相應大幅增加,失能、失智老年人也相應大幅增多,屆時將面臨十分沉重的長期照護和服務的壓力。全國政協委員、民革浙江省委會副主委計時華建議,建立失能、失智老人長期照料護理和服務體系,讓老年人安度晚年。
“我國的家庭照護功能日趨弱化,失能失智老人對社會福利制度特別是醫療保障資源的擠占,將導致新的社會風險。”計時華委員認為,唯有構建老年人長期照料護理制度,才能為人生最后階段的老有所養提供體面而有尊嚴的服務保障,才能真正消除每個公民的養老后顧之憂。
一個失能老人壓垮一個家庭的案例在我國并不少見。老年人的長期護理問題,尤其是護理費用問題,是制約養老服務發展的一大瓶頸。計時華委員認為,要加快構建老年人長期照護費用保障機制,明確界定受益者對象,制定城鄉統籌的現金補貼和實物服務標準,改進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提高財政補貼資金使用效率,在面向全民的長期護理費用保障機制建立之前,應對現行社會救助保障制度予以改進完善,盡快建立統一的以需求為導向、以長期照護服務為重點的養老服務補貼制度。
為解決失能老人的長期照料護理問題,計時華委員建議,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建立一套失能失智老人長期照護需求評估制度,并對長期照護人才進行培養培訓總體規劃,在醫學類大學里設立長期照護專業,重點培養高級照護管理人才,在職業技術學院等重點培養專業照護人員,以形成可以滿足不同需求的長期照護隊伍。實行老年照護休假制度,為家庭照護者減免稅收、提供政府購買服務等措施,將社會化、專業化的生活照料、醫療康復、精神慰藉、心理疏導等服務引入到家庭。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