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年03月11日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劉樂平 鄧國芳 字號:[
大][
中][
小]
“特色小鎮”,2015年以來一直是國內媒體的熱詞,到2016年1月,浙江共有79個特色小鎮列入省級創建名單。
“特色小鎮既是一個個開放共享的眾創空間,又是一個個創新產品崛起的策源地,是新發展理念在基層的探索與實踐。”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如是說。
對浙江而言,特色小鎮建設才剛剛開篇,接下去怎么走?我們來聽聽代表委員怎么說。
[委員名片] 陳小平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副主席
在杭州余杭區,有個“神奇”的特色小鎮。夢想,是它的名字。這里生活著一群名為“創客”的居民,他們的奇思妙想落地之后,就是小鎮的未來。科技、資本、智力、人才在這里匯聚,形成充滿活力的“眾創空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這里最真切的寫照。
作為經濟新常態下,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浙江的特色小鎮最大特色,就是“特”。在我的理解中,“特”包含兩層含義,一是產業有特色,或是根植歷史的傳統優勢產業,或是活力四溢的新興產業;二是體制有特色,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實體小鎮,資源和要素、政策和服務,都以產業為中心進行配置和優化。
浙江特色小鎮,發展勢頭迅猛,未來該如何更好發展?通過調研,我們提出建議,要把規劃與申報有機結合起來,把好特色小鎮的創建門檻,始終保持特色小鎮的“特”。要積極探索政府與市場協作的開發模式,借助浙商回歸、眾籌等載體,吸引拉動民間資本,投入城鎮開發建設。要統籌推進中心城區與特色小鎮、特色小鎮與周邊鄉鎮、特色小鎮與農村之間的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實現基礎設施聯建共享。
產業為基,人文為本,通過“城”的平臺,推動工業化,破除城鄉藩籬,實現農民市民化,相信在新型城鎮化的歷史進程中,浙江的特色小鎮,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