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年03月10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周霜 字號:[
大][
中][
小]
“中國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李寧因侵吞科研經費被批捕,北京中醫藥大學原教授李澎濤、王新月夫婦貪污等多起科研經費腐敗案件被教育部通報……一個個由課題項目經費引發的亂象讓人擔憂。如何堵住科研經費“黑洞”,全國政協委員雷后興建議,探索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科研經費的申請往往是多頭管理,這導致科研經費難以監管。雷后興說,一個科研項目立項報批,首個環節就是制定財務預算計劃。科研人員在沒有開始研究工作前,要填一張《科技計劃項目預算表》,對所需經費編制出經費總量以及在各科目中的分配,若是課題立項后,這個財務預算計劃就很難再有變化。
雷后興提出,應積極探索實行“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 這個清單也稱否定清單,是研究人員經費使用的禁區,對違反規定使用負面清單內的支出者按規定予以處罰。與之相對應的“正面清單”, 根據課題研究任務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對間接經費和直接經費中除設備費、會議費外,只要遵循與課題研究目標相關、政策相符、經濟合理的原則,研究人員在此范圍內的經費可以科目間相互調劑、靈活使用,不予限定和干涉。
一邊要放權,一邊要“緊盯”。雷后興建議,公開課題科研經費使用情況,應在網上公布,接受公眾和社會的監督。建立科研人員信用數據庫,資助和管理部門在課題立項后要加強對承擔課題的研究機構及其研究團隊、項目負責人科研經費的動態監測和評估。建立責任倒查制度,針對出現的問題倒查項目主管部門相關人員的履職盡責和廉潔自律情況,經查實存在問題的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