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年03月07日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鄧國芳 字號:[
大][
中][
小]
全國政協委員陳小平在來京報到的路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個網絡主播在直播“變手槍”的中途,被警察帶走了。經查,該手槍是2元店里買的仿真槍。
翻出自己準備的一份提案——《關于推進網絡視頻直播行業健康發展的建議》,陳小平委員說:“網絡視頻直播行業亂象叢生,亟待規范和監督。”
陳小平委員說,近年來,我國的網絡視頻直播行業發展迅速,2015年視頻行業消耗的總帶寬量大約20T,其中視頻直播占7T,視頻直播的用戶數約有2億,隨著智能終端的多屏化發展,互聯網視頻直播行業已經從PC端覆蓋到移動端,不僅承載了海量信息,而且已具有近乎實時發布的功能。
“然而,直播中低俗淫穢行為等事件也時有發生。網絡視頻直播行業亟待加強管理。”他說。
陳小平委員認為,主體定位和監管主體不明確、準入機制和監管依據未到位、頻頻侵犯知識產權、內部管理混亂,是該行業不健康運行的主要原因。
如何破解直播視頻行業亂象?陳小平委員建議,一要明確網絡視頻直播行業監管主體和監管依據,“建議將網絡直播平臺并入廣播組織,由廣電部門、網信辦進行日常監管,并細化相關法律法規,將監管的尺度和手段標準化,依法打擊違法直播行為。”
二要明確行業準入門檻,加強行業監管力度。建議要求經營主體將網站ICP備案及公安機關備案、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等資質在廣電總局進行備案,否則不得開展經營。
三要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由廣電部門、版權部門牽頭,聽取網絡視頻直播平臺及版權方雙方意見,制定合理的版權使用費率和收費機制,簽訂一攬子許可協議。在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知識產權費用規則。
四要出臺行業行為規則,促進良性競爭。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牽頭,指導加快建設互聯網視頻直播行業協會,定期對平臺內容審核人員進行培訓,促進行業自律;建立主播誠信檔案,對所有主播實行實名登記,規范主播違約跳槽、侵犯知識產權及隨意傳播不當言論和視頻等行為,提升行業形象。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