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年02月04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 字號:[
大][
中][
小]
發揮城市優質醫療資源的輻射作用,強化縣域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省、市級三甲綜合性醫療機構逐步減少普通門診量,擴大專家門診和專科門診量,真正成為重癥、疑難癥的診治中心。強化縣域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因地制宜解決縣級公立醫院床位規模、大型儀器設備購置等問題,夯實縣級醫院“龍頭”地位。探索將一定數量、規模的民營醫療機構納入“雙下沉”體系。
借力衛生信息化,精準對接基層服務需求,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全省全覆蓋。借助信息化量身定制操作性強的合作項目和學科對接,降低“人次”指標評估與考核權重,實施“高年資中級職稱及副高職稱醫務人員”下沉計劃,實現城市優質醫療資源的精準下沉。
完善優質資源下沉保障機制,確保城市醫院與托管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夯實“大院帶縣院、縣院帶鄉鎮”的合作基礎。科學評估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產生的經濟效益和邊際效應,市、縣財政應設立專項資金,避免托管費用轉嫁到縣級醫院。探索藥品第三方物流配送和金融支付業務,建立醫保統一打包機制,健全雙向轉診內部激勵和外部約束機制,夯實“大院帶縣院、縣院帶鄉鎮”的合作基礎。
破解基層醫療人才短缺政策瓶頸,吸引更多醫學人才服務基層,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實施。出臺鼓勵優秀醫務人員下基層激勵政策。全面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通家庭醫生轉診綠色通道,使常見病、慢性病能在基層得到有效治療和康復,急重癥患者不出縣域就能得到及時診治。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