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什么時候再來啊?”每每下鄉(xiāng)演出,看著老百姓期待的眼神,翁國生心里總是五味雜陳。
在翁國生努力下,如今劇團每年演出場次達到三四百場,而他最重視的是下基層演戲。“去年,因為有《東極英雄》的重要任務,劇團下基層演出的場次比往年少,全年一共演出225場,但一半的場次都是放在山村、海島等最基層、最貼近老百姓的地方。”由于連日排練,翁國生聲音沙啞。
在為《東極英雄》采風期間,翁國生率領主創(chuàng)四進舟山海域、三登東極列島。“東極無風三尺浪”,在人跡罕至的海島,演員們頂著大風全程徒步。這一年,在玉環(huán)、三門、蒼南、新昌、嵊州等地,在農村的戲臺、在海島的文化禮堂、在縣城學校的操場、在東海部隊的艦隊基地,都留下了翁國生和演員們演出的身影。
“老百姓的生活普遍好了,他們不缺吃穿,但缺好的藝術展示,他們想看到好戲、好角兒、好劇團, 想接觸到‘名角、名劇、名團’。”翁國生和老百姓交流越多,就越知道他們渴求什么。
翁國生認為,政府目前已經(jīng)給予戲劇院團很好的發(fā)展空間,但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還可以做得更好。這次省兩會,他準備的《加大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扶持》提案,建議政府和社會各界都能重視起來,讓戲劇工作者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戲劇創(chuàng)作和送戲下鄉(xiāng)上。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