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年10月15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 字號:[
大][
中][
小]
我省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存隱憂,主要表現在“四難”,即:模式改造陣痛,企業個人轉型難;產品屬性限制,成本市場控制難;區域發展制約,均衡發展統籌難;專業平臺匱乏,電商人才引培難。
針對前述問題與不足,建議:一、建立鄉村建設、鄉村旅游和農產品電子商務相結合的經營體系。二、合理有效地進行土地流轉,推進農產品供應的規模化。要實現規模經營,必須進行土地流轉。建議通過政府或農村基層組織搭臺進行土地流轉,先由農戶把土地流轉給村,然后由村出面流轉給各個經營主體。要推進以服務型專業合作組織(或龍頭企業)為平臺和土地作價入股為利益風險共擔機制的體系建設。三、注重規劃,發揮特色,建好縣域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四、發展訂單農業,積極探索農產品物流組織模式。采用時令農產品的預售甚至定制模式(即訂單農業),構建統一的農產品信息平臺,能很好地節約生產和銷售成本,解決物流資源配置和閑置問題。建議對龍頭農產品物流企業給予場地、設備、技術、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持,要鼓勵企業加大對冷鏈物流的模式開發和技術研發投入。五、建立農產品溯源體系和標準化評價體系,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六、利用人脈網絡、人際分享等方式拓展招聘和培訓渠道,多元化培養農業電商人才。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