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年07月03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徐建平 字號:[
大][
中][
小]
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我國鐵路運輸迎來跳躍式增長機遇期。全國政協委員、民進省委會副主委、杭州市政協副主席趙光育提案建議,抓住機遇,大力發展鐵路物流。
趙光育說,高鐵的開通運營使既有線的貨運能力得到釋放,僅武廣高鐵開通就使既有京廣鐵路武廣段圖定貨物列車增加33對,年貨物運輸能力增加8760萬噸。目前,我國高鐵開通運營里程已突破1萬公里,2014年有12條高鐵建成運營,加上2015年投產的12條,兩年內投產運營里程總計將達8887公里。隨著高鐵路網的逐步建成,既有線貨運能力將得到更大的釋放。“鐵路運輸具有費用低、節能環保的特點。隨著鐵路運輸格局的轉變,建議加快完善鐵路運輸站點、物流中心等配套建設,推廣應用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提升鐵路物流效率和現代化水平。”
高鐵站運營后,原有火車站的功能發生了變化,客運大大減少,貨運增加,但一些城市的原有火車站難以滿足功能改變需要,趙光育建議,對無法滿足功能轉換要求的火車站因地制宜進行遷建或改造。遷建或改造方案由地方政府充分論證基礎提出申請,報鐵路局批準,所需費用由鐵路總公司、地方財政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擔。建設公鐵水立體交通樞紐,大大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緩解公路運輸壓力,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鐵路運輸具有其他運輸方式難以比擬的優勢,但在我國物流體系中的核心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主要原因在于鐵路尚未建立起適合現代物流發展的網絡中心,目前我國的物流中心規劃建設主要依靠公路,依靠鐵路的物流中心很少。在鐵路貨運能力提升的同時,合理規劃布局鐵路物流中心十分必要。”趙光育建議,以貨運場站等鐵路資源為基礎,融合現代物流管理和服務理念,在全國重要運輸樞紐、各種運輸方式集合交匯、經濟發展迅速的地區,規劃建設為廣大客戶提供全方位、一體化,以鐵路運輸為主體,具有貨物承運、交付、配送、儲存、運輸、信息調度等核心功能的現代化物流場所,形成全國鐵路物流服務網絡。鐵路物流中心的規模應根據貨運吞吐量、輻射服務范圍劃分等級,科學設計,合理布局,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目前,鐵道部信息技術中心擁有強大的初級物聯網信息資源,已建立“貨車實時追蹤信息系統”,鐵路通信信息網絡也正朝著數據化、寬帶化、移動化和多媒體化的方向發展,各方面條件已經基本滿足了物聯網在鐵路運輸領域的推廣和應用。趙光育建議,加大集裝箱追蹤定位、貨物電子標簽、站車信息共享等物聯網信息技術的開發應用,打造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化鐵路運輸體系,實現鐵路物流現代化。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