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3年08月30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徐建平 通訊員 別蒙 字號:[
大][
中][
小]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城市社區發生了重大變化。”省政協委員萬曉萍提案呼吁,加強和創新社區工作,建設居民滿意的新社區。
社區由于沒有獨立賬戶,上級的各種建設獎勵資金等經費使用需通過街(鎮)級財務,直接影響了社區自治地位和實際功能的發揮。萬曉萍建議使社區擁有獨立的法人,改變這種情況。
“社區要充分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實現從‘重管理’向‘重服務’轉型。”萬曉萍說,聯系群眾、服務群眾、關心群眾,是社區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是以人為本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的重中之重。社會服務要社會化、產業化,樹立有償、低償、無償服務有機結合,以有償養無償,針對不同人群和不同需求,做好救助服務、生活服務、文化服務。
“培育社區社會組織,提高社區建設的整體實力。”萬曉萍建議,積極動員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國家公務員、專業技術人員、青少年學生以及身體健康的離退休人員等加入社區服務隊伍中來,營造鼓勵居民參與社區社會組織的氛圍,創新政策措施以激發居民積極參加社區社會組織的潛在動力。啟動專業社會工作者教育培訓制度、資格認證制度、工作評價制度和待遇福利制度,讓更多的專業社工進入社區,不斷提高社區工作專業化水平。設立多種獎項對在社區服務中表現優異的個人進行嘉獎,在樹立榜樣的同時,激勵和帶動其他居民積極參與社區服務。
“建議培育和諧社區文化,增強社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萬曉萍說,各類文體活動要在新社區的平臺上開展;要使先進文化成為主流文化,大力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構建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完善人們的道德情操和人格追求,抵制和消除不良文化的傳播和影響。同時,創新文化傳播和活動形式,運用各種現代手段、生動形象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形式,寓教于樂,滿足人們多樣化需求,打造居民滿意的幸福社區。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