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3年09月23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徐建平 通訊員 別蒙 字號:[
大][
中][
小]
我省正在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省政協常委、浙江醫院副院長曹永葆建議,加快我省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我省醫藥衛生領域已經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但與北京、上海相差甚遠,即使與相鄰江蘇省相比,在建設規模、國際合作等方面也有較大差距,與我省經濟大省的地位不符。
為推動醫學科技創新發展、為我省醫藥衛生事業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曹永葆建議,進一步加強對醫學科技工作的組織領導。充分認識醫學科技在衛生事業發展全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方法,把科技創新支撐衛生事業發展的各項要求貫徹到具體工作中去。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加大對醫學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以深化醫療衛生改革、推進科教人才強省為契機,營造輿論氛圍,進一步營造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良好外部環境。
國家財政部從2008年開始,對公益性研究任務比較重的衛生、農業等部委,設立了專門的行業科研專項。由國家衛生計生委組織實施的醫學科技計劃項目、醫學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去年行業科研專項經費就達3億元。曹永葆建議,我省可參照國家模式,建立醫學科技專項經費投入機制,進一步加大對醫學科技、學科、項目、基地的整體投入,全面推動我省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當前,國內不少省(市)開展了各類學科、醫學研究中心建設等工作。如上海市立足于面向亞洲一流,在全市建設100個醫學研究中心,福建省三年內計劃投入8000萬元,按照每個學科800萬元的支持力度,在省級醫院建立10個重中之重醫學重點學科。曹永葆建議,我省也應有所作為,解決區域內的醫療衛生技術發展瓶頸,培養高水平醫學專家人才,切實增強區域醫療科技發展驅動力和可持續能力,為提高區域醫療技術水平提供堅強支撐。
“同時,還要切實加強醫學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曹永葆說,要鼓勵醫學科技工作者自由探索,發揚學術民主,提倡學術爭鳴;創新衛生科技人才隊伍評價方式,建立以科研、學術業績為基礎,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符合衛生科技人才特點的科學化、社會化評價機制;完善醫藥衛生科技人才激勵保障機制,收入和薪酬要重點向關鍵崗位、學術業務骨干和做出突出科研成績的醫藥衛生科技人才傾斜;把衛生科研管理隊伍建設融入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全過程,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管理干部隊伍。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