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4年01月21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周霜 字號:[
大][
中][
小]
“治堵有很多辦法,但從長遠看,發展公共交通才是王道。”省政協委員、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郭藝提出,合理分配路權,使優質高效的公交出行便于私家車出行,從而讓更多人主動選擇搭乘公共交通。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與城鎮化推進,機動車特別是私家車大幅度增長,導致城市交通嚴重擁堵。究其原因,她分析道:“一方面城市規劃缺少前瞻性,設計理念適應不了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另一方面社會公共交通服務相對薄弱,導致私家車大量激增。私家車的比例過大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共交通的正常運行,而且也不符合城市低碳環境建設的需要。若要扭轉現狀,必須賦予公共交通更多路權。”同時,她補充,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對改善旅游品質、營造城市宜居環境、創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郭藝建議,要通過提高舒適性、流動性和可通達性來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減少對私家車的依賴。促進不同公共交通工具配套,實行無縫銜接,最大限度地方便出行者在不同交通工具間換乘。引入“點換乘”概念,大力發展公交換乘站,在市中心以外的地方開辟換乘停車點,提供點對點的換乘服務。在重要站點設立交通服務信息中心,提供免費交通地圖。打造網上交通信息服務系統,地鐵、公共汽車、公共自行車等都要建立網站,乘客通過互聯網可以查詢到車次運行信息,從而幫助出行者制定合理的出行計劃。
“在發展公共交通的同時,還要對私家車限權。”郭藝提出,實行靈活多樣的路面公共交通,推進交通分擔量。城市規劃和建設的重點要集中于公共交通設施,路面公共交通要以小車隊、多線路、廣覆蓋為主。同時,限制私家車流量,征收高額停車費,在市中心等人流密集地實施限速或禁止進入,減少市中心的車流量。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