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4年02月21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 字號:[
大][
中][
小]
上世紀80年代,我國農業生物技術產業開始起步并迅速發展,成為農業科技革命的核心。30多年來,以基因、細胞、發酵和酶工程為主體的生物技術,培育動植物新品種、生產生物農藥、獸藥和疫苗以及生物肥料、生物農用材料等所形成的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為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注入強大的推動力,成為解決糧食、生態和食品安全的關鍵力量,成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現狀及存在問題
產業發展需求空間大,但政府規劃指導不夠。當前生物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2011年我國生物產業發展實現總產值近2萬億元,生物育種市場容量650億元,成為全球第二大種業市場;生物發酵產品產值突破2500億元,在生物制造產業所占比重大約80%以上。我省農業“三藥”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三藥”工業產值168億元,出口創匯逾50億元,生物“三藥”約占此產值的40%。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農業發展的空間更大。但我省在農業生物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領域,目前尚缺乏政府對農業生物產業的組織領導和宏觀指導,缺乏產業的決策咨詢研究和產業發展的戰略性整體規劃,影響了產業發展中知識創新、技術創新、成果轉化、規模化生產等各個環節的整合效果。
產業培育初具規模,但發展后勁明顯偏弱。我省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以鐵皮石斛產業為例,種植基地已從2005年的2005.2畝發展到2011年的1.3萬畝,行業產值從2005年的4億元發展到2011年的20多億元,約占全國鐵皮石斛產品產值的80%,也是全國產銷量最大的保健食品之一。產業規模上已形成了杭州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浙江省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生物產業集聚區塊。但由于資金投入渠道單一且嚴重不足,導致不少研究成果沒能走出實驗室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且涉及農業生物技術的各個領域發展不平衡,動物轉基因技術等領域明顯落后于其他兄弟省市;高附加值的產品比重較低,生物工程育種等代表現代生物技術發展方向的高端產品明顯不足。
產業研究有一定基礎,但創新軟硬實力不強。在農業生物研究領域,我省雖有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農業科學院、華大基因南方基地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但大院大所相對較少,彼此之間缺乏合作交流,難以形成合力,不利于構建國家層面的大平臺、大團隊和大項目。各科研單位和企業之間聯系不緊密,導致農業研發和成果轉化對接不夠,使許多科研成果難以及時轉化,轉化的成果難以充分應用,影響了產學研的協同創新。大部分農業生物企業缺乏創新意識,制約了農業生物產業的健康發展。
產業發展對策
政府引導,確定合理的產業布局,整體化推進產業發展。加強對農業生物技術發展的宏觀指導,重點圍繞動物生物技術產業、植物生物技術產業、農業藥物與生物制劑產業、農業微生物技術產業、農業生物質材料和生物質能產業、海洋生物及其制品產業、林業生物技術產業等7條農業生物產業科技鏈的培育和發展,加快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切實制定符合我省省情的產業政策目標和產業扶持政策,形成有利于發展的政策環境;成立促進農業生物產業發展的協調決策機構,統籌協調產業發展政策,協調各職能部門的關系;成立省一級的農業生物專家決策咨詢委員會,加強基礎研究,把握我省區域資源和技術優勢特點,注重全面發展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為做好產業發展的宏觀規劃提供咨詢意見。
統籌規劃,形成有效的保障體系,集聚化推進產業發展。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省人大可結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加強地方立法,保護農業生物專利技術,引導生物企業、涉農高校和科研院所開發、申請、擁有專利技術特別是發明專利技術,把發明專利作為科技項目立項和績效考評的重要內容。
要多渠道籌措經費。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具有周期長、投入高、風險高的特點,各級財政要加大對該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產業集群創新及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化項目經費投入,同時引導社會資金投入農業生物產業科技創新與發展,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創新信貸品種,重點支持具有發展潛力的農業生物技術龍頭企業優先上市,條件成熟時考慮設立產業發展基金,引導現有的創投基金投向農業生物產業領域。
要加強創新人才建設。圍繞7條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科技鏈,加速創建一批以滿足產業科技發展需求為研究方向的科學研究院所或重點實驗室。結合“百千萬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計劃”,培養一批農業生物技術領域創新能力強的學科帶頭人和優秀中青年科技骨干,著力在7個產業領域創建主攻方向明確、特色鮮明、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和發展潛力的科技創新團隊。
主體培育,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規模化推進產業發展。一方面,要引導農業生物技術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加緊制定發展目標和戰略,把技術創新作為實現企業長遠利益的一項重要工作;支持規模以上農業生物企業吸引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帶項目帶技術帶成果到企業參與研發。另一方面,要加快農業生物企業的培育與發展。重點做大做強優秀農業生物高科技大企業、農業生物產業的小型巨人、中小型農業生物科技企業這三個層次的農業生物企業,鼓勵其積極借鑒國內外融資經驗,利用資產重組、控股、參股、兼并、租賃等多種方式擴大企業規模,增強企業實力。同時,要加強農業生物科技產品和企業扶持政策的研究和認定,對被認定的農業高科技企業,切實落實國家《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有關研發費用攤銷抵免、所得稅減免等關于生物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