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4年03月14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鄭銳 字號:[
大][
中][
小]
“光有一流設備,沒有一流技術工人,很難生產出一流產品。”如何提升產業技術工人的職業技能,是全國政協委員、民盟省委會副主委徐向東特別關心的議題。
去年,民盟浙江省委會組織專題調研,分赴11個市發放1000多份調查問卷,和企業負責人、一線工人面對面交流。調研中,發現“五多五少”問題:初級技工多,大專學歷以上的少;政策交叉重疊多,剛性實貨少;放任自流的企業多,重視做得好的少;經費缺口比較多,監管統籌做得少;職業院校畢業生需重新“回爐”的多,有職業歸屬感、胸懷職業夢想的少。
產業技術工人的發展,決定著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徐向東建議在五個方面進行改革突破:一是明確部門責任,創新工作體制,加強規劃引導,加大政策落實,在推動“金字塔型”向“橄欖型”轉變上取得突破。二是整合近年來相關部門的政策措施,突出剛性實貨,突出政策紅利。建立監督落實機制,督促各類企業職工培訓教育經費足額提取。對沒有能力開展職工培訓業務的中小企業,鼓勵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職工總額的1%實行統籌,力爭在紅利和落地兩個方向上取得突破。三是積極探索“校企兩制、工學一體”,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扶持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培訓機構的社會化服務,整合各方力量,在構建培養體系上取得突破。四是嚴格落實規定工種的職業資格準入制度,加快建立由企業自主評價、社會化考評、專項能力考核、國際資格證書認證等多種評價方式組成的技能人才評價標準體系,努力在社會化自主化上取得突破。五是優化社會環境,在營造良好氛圍上取得突破,塑造起技術工人與中國制造相匹配的職業水準、職業精神、職業尊嚴和職業夢想。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