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4年05月15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 字號:[
大][
中][
小]
2013年,我省作出推進城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決定,目前全省已有39家縣級醫院與省市級公立醫院建立了緊密型合作辦醫關系。這對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的有效配置,提升縣級醫院整體服務能力和水平,緩解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作用明顯,但面臨著一些亟待改進之處。
問題
派出醫院承受能力問題。當前,城市醫院工作任務十分繁重,人員緊張,編制缺口非常大。根據相關要求,省市級城市醫院應與2家以上縣級醫院建立緊密型合作關系,需下派至每家醫院不少于20名的管理和專業技術骨干。這些人員在城市醫院是獨擋一面的編內人員,有的擔任醫院中層以上職務,如果不能增加人員編制數,沒有合適的人才儲備,會給城市醫院的工作安排和正常運轉帶來極大壓力。
人員選派問題。根據規定,城市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人員必須到基層服務兩年,此項工作也遇到一些困難。一是接收醫院不歡迎。因很多專業接收醫院尚未設置,難以安排合適崗位。另選派對象均為低年資醫生,在原單位一直在高年資醫生帶領下開展工作,接收醫院無法承擔帶教任務,使年輕醫生在業務上得不到更規范的培訓。二是選派對象不愿去。這部分人員正處在學習鍛煉和業務提升的黃金時期,擔心兩年的基層服務會對業務的提升和發展帶來影響,且這些人員年齡均在28歲左右,正是需要穩定和建立家庭時期。三是選派單位本身面臨工作量大、人員緊缺狀況,選派工作使這種局面更加嚴重。
派出醫院托管費用承擔問題。根據《關于推進城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實施意見》,城市醫院可按不低于托管醫院業務總收入3%的比例收取托管費用,該費用由委托方支付。如果單獨由托管醫院承擔,則既會影響該醫院的運行和發展,又會影響醫院職工的利益。
考核機制問題。如何檢驗資源下沉的成效,目前沒有明確的考核標準。
建議
及時研究制定管理規范,保障醫療資源下沉工作順利開展。省編辦、省財政廳等部門要專門就城市醫院資源下沉后醫院編制緊缺及績效工資總量不足等問題進行研究,盡快出臺操作辦法,為城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由派出單位從實際出發,自主確定下派人員服務時限。規范化培訓合格人員下基層服務時間從兩年縮短為半年或一年。但對晉升前人員可適當延長下派時間,發揮高年資技術骨干的傳幫帶作用。
設立財政專項工作資金,保障醫院雙方基本權益。城市醫院所產生的托管費用要由財政保障。欠發達地區由省及地方財政按比例承擔,發達地區由地方財政全額承擔。省財政要設立專項資金,加大對欠發達地區資源下沉工作的財政補助力度,確保不加重醫院負擔。
制定醫療資源下沉工作考核標準,建立合作服務長效機制。制定《浙江省城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考核標準》,以縣級醫院能力提升、群眾滿意度為重點,按《標準》開展年度考核及合作周期考核,考核結果與財政補助相掛鉤,確保合作辦醫取得實效。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