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4年12月15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 字號:[
大][
中][
小]
我國糧食總產“十一連增”的背后,“豐年缺糧”的隱憂仍不斷顯現,國家確定的95%的糧食自給率不斷突破,2013年自給率降到86%左右。隨著人口總量增加、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改善和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今后糧食的缺口還將擴大,糧食供需仍將處于持續“緊張平衡”、“脆弱平衡”的狀態。
從浙江省來看,一方面,全省2012年從外省調入超過1200萬噸糧食,自給率不足37%,預計到2020年,全省糧食產需缺口將超過1600萬噸。另一方面,浙江省糧食經營主體大多處于“低、小、散”狀態,掌控糧源、調運糧食的能力比較弱,在特殊時期難以有效保障我省糧食市場的穩定。因此,各級黨委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增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為此建議:
穩定省內糧食生產。要守住3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力爭全省常年糧食種植面積達到1950萬畝、總產量達到160億斤,穩步推進并不斷完善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加快培育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糧食生產經營合作社等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加快農村土地有序流轉,著力改善糧食生產條件,提高糧食生產經營者素質,大力推廣應用糧食主導品種和先進實用技術,努力提高單產,促進我省糧食生產穩定發展。要大力拓展省外糧源基地建設,與黑龍江等省加強合作,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支持和鼓勵企業和個人到省外建立種植基地,引導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和個人到境外拓展糧食種植基地,控制有效糧源,作為保障我省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撐。
努力構建新形勢下糧食流通體系,著力培育新型糧食經營主體。要科學制定糧食流通規劃、市場布局,構建糧油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便利店)“三位一體”的銷售網絡。充分發揮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成為政府調控糧食市場的重要抓手,切實增強對糧食市場的控制力、影響力和輻射力。一是在東北建立糧源收儲基地和糧食物流中轉基地,確保必要的糧源掌控和調運能力,建立起50萬噸規模的糧源控制、收儲和調運能力;二是加快建設大米加工、分裝生產線,拓展稻米加工聯營體,提高糧油生產加工能力;三是建設糧食終端銷售網絡,加快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力爭經過3~5年努力,在全省建成10個糧油批發中心,建設數百家超市、直銷店等糧油專賣店、加盟店;四是加強產銷合作,擴大經營,力爭到2020年糧油經營量占全省調入量的30%左右,為保障浙江糧食安全作出新貢獻。
加強政策扶持和市場監管。要加強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扶農強農惠農政策的執行力度,進一步強化糧食的公共產品定位,大力扶持糧食種子研發、生產、儲存、加工、流通、貿易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支持糧食企業上市融資,切實保障糧油批發市場建設用地,優化糧食儲備結構,新增骨干龍頭企業儲備指標。對省外訂單糧食基地給予一定的訂單政策,扶持建設一批在浙糧食期貨交割庫,大力扶持糧食企業實行網絡化配送銷售。積極扶持和培育全省性的糧油行業小額貸款公司。要實施糧食生產源頭、加工、儲存、運輸和消費全過程的質量監管,嚴格生產基地和糧食購入標準,從源頭保障糧食質量安全,建設糧食檢驗監測體系和信息預警發布機制,對糧食質量實行全過程追溯,確保百姓消費“放心糧”。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