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年01月17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 字號:[
大][
中][
小]
■提案人:民盟省委會,省政協委員宗馥莉
■提案建議:我省作為民營企業大省,技術工人缺失嚴重。我省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浙江當年全部從業人員為2079.82萬人,而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只占1.13%,在東部沿海省市中,排名最后。
建議把產業技術工人的職業培訓教育作為推進浙江“學習型社會”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抓手,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工作來抓;整合近年來相關部門的政策措施,突出剛性實貨,突出政策紅利;整合各方力量,在構建培養體系上取得突破;完善技能評價體系,在社會化自主化上取得突破;優化社會環境,在營造良好氛圍上取得突破。
打造“中國式”技工,政府通過政策導向、國內會議專題報告、召開經濟或人力資源相關論壇、提高技術工人薪酬福利待遇等方式,明確區分技術工人和勞動力工人的差別,推廣“技術工人也是人才”的觀念;結合浙江實際推廣“雙元制”培養體制,一元為企業,一元為職業學校,由企業向職業院校發出人才培養需求,職業院校根據企業需要做針對性的課程設計,向企業輸送人才;以穩定的政策支持技術工人的培養,通過稅收優惠、金融支持、資信評級等多種手段,鼓勵企業加大對技術工人的培養力度,通過行政法規明確對技術型工人的法律權益保障和技術型工人的培養孵化程序,打造符合浙江實際的技術工人培養體制。
■答復單位: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
■答復內容:代擬了《關于深化改革加快推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并已上報省政府辦公廳。擬定《浙江省職業技能培訓推進計劃》,準備出臺。將政府購買技能人才培養列入廳重點改革任務,2014年在舟山市和義烏市先行開展試點,推行政府購買服務。
發揮企業在培養技能人才中的主體作用。積極發揮金融杠桿作用,引導商業銀行將企業是否注重職工教育培訓作為授信準入的重要參考因素。以專業技能和工作業績為導向,落實企業更大的自主權,將高級技師及以下等級鑒定評價權放給企業,并出臺了《浙江省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辦法》。支持企業有序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動勞動、技術、管理等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使技能勞動者獲得與其能力業績相適應的工資和待遇。
發揮職業院校等在技能人才培養中的基礎作用,擬定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技工院校設立審批工作的通知》、《浙江省技工院校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辦法》、《浙江省技工院校學生學籍管理規定(試行)》和《浙江省技工院校品牌專業評選管理辦法》等文件。著力提升技工院校培養能力,經省政府同意新設立技師學院1所,籌建技師學院6所。進一步加強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到2017年,全省將建成25家省級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100家省工會職工教育培訓基地,并建設一批市、縣級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基本形成覆蓋全省的技能人才實訓基地網絡。
進一步完善“錢江技能大獎”、“首席技師”、“金、銀錘獎”等評選辦法,提高技能人才政治待遇和社會地位。2014年組織25名優秀高技能人才享受與高層次人才同樣的療休養待遇,同時積極爭取將這項制度常態化。
支持企業開展職工技能培訓,對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