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年01月23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徐建平 字號:[
大][
中][
小]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省的勞動仲裁員因為“案多人少”成為“瘋狂機器人”。田野呼吁,加強專兼職結合的勞動仲裁員隊伍建設,做好我省勞動仲裁工作,推進法治浙江建設。
2008年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對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使得勞動爭議案件呈現井噴態勢,經濟發達地區案件尤多。僅去年,我省發生勞動爭議案件達12萬件以上,涉案金額37億元,其中仲裁立案約5萬件,約占全省勞動爭議的40%。但與案件多發不相稱的是,我省編制內勞動仲裁員只有440人,年人均需處理100多件案子。經濟發達的義烏市、紹興市柯橋區、寧波市鄞州區、杭州市蕭山區等地的勞動仲裁員年人均處理案子數近200件。勞動仲裁員一般年人均處理50件案件為宜。這些超負荷勞動的勞動仲裁員被戲稱為“瘋狂機器人”。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爭議案件處理不收費。2013年,省人社廳、省編辦、省財政廳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處理效能建設的意見》,要求各地落實專兼職勞動仲裁員的辦案補貼。田野調研后發現,我省除了麗水市外,很多地方沒有落實文件精神。她疾呼:“‘瘋狂機器人’為法治浙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越是任勞任怨地干,各地政府越是要關心他們。當前最直接最可行的辦法是馬上落實好省人社廳的文件精神,提高他們的待遇?!?/span>
田野建議,政府通過購買公共服務的辦法聘請一大批兼職勞動仲裁員,擴大勞動仲裁員隊伍,可以是司法機關退休人員,從事法律研究、教育工作且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人員,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或工會工作且具有法律知識的職工,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律師等等。同時,通過勞動仲裁員的普法工作等做好勞動爭議的預防,減少勞動爭議案件。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