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年01月26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徐建平 字號:[
大][
中][
小]
當前,電腦、電視機、手機等廢棄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處理不當會造成環境的污染。朱靜綺建議,建立完善電子產品廢棄物回收體系,避免電子廢棄物造成資源浪費,污染環境。
據環保部門統計,我國電子廢棄物每年生產量約為200萬噸。其中的鉛、錫、汞、鉻等重金屬以及聚氟乙烯、塑料、奧華阻燃劑等有毒有害物質,不能按照普通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進行處理。朱靜綺調研發現,目前我省電子廢棄物流向三個途徑:通過小廢物處理廠再生利用;通過二手市場到農村和貧窮地區重復使用;丟棄至垃圾處置廠。
電子廢棄物中含有大量可供回收利用的貴稀金屬,如金、銀、鈀、銦等,這些貴稀金屬含量是天然礦石的幾十倍甚至是幾百倍,而回收成本卻遠遠低于開采自然礦床,所以電子廢棄物中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一些小作坊利用普通工具對電子垃圾進行拆解,從中獲得銅、鐵、鋁以及熱固性塑料等材料,再把它們直接賣給回收點,并將剩余的殘渣廢棄物以及熱塑性的塑料直接丟棄或者焚燒,不僅污染環境,也會造成貴稀金屬的流失。
朱靜綺建議,出臺政策扶持技術含量高的電子廢棄物回收企業,以先進的工藝對廢棄電子產品集中處理;建立起有效、規范和便民的回收體系,至少提供免費電話服務以及上門回收服務,讓群眾能方便地處理電子廢棄物,讓其常態化并加以完善;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管,減少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對有害有毒物質的使用,督促電子產品制造商、銷售商等協助建立產品回收體系。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