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年03月09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徐建平 字號:[
大][
中][
小]
全國政協委員、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周國富3月5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小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我國是世界茶業大國,產茶歷史之久、茶文化積淀之深、茶產區分布之廣、茶產品領域之寬、茶產量之大、茶企業數量之多、從業人員之眾等均為世界之最。但是我國在國際茶葉市場上還沒有多少話語權,尤其是在標準上,應抓緊研究制定專門的茶葉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茶葉》。
周國富指出,從表面看我國是全世界茶葉標準最多的國家,現有茶葉國家標準100余項,行業標準130余項,地方標準約500余項,企業標準約10000余項。但實際上茶產業最為關鍵的茶葉安全標準存在諸多不合理、不科學,比如沒有對一些在茶樹上禁用的農藥、在茶葉中容易存在的農藥以及被各個茶葉進口國關注的農藥等作出限量要求,不少指標過于寬松,有的則過于嚴格,由此嚴重挫傷消費信心,制約茶葉質量安全水平提升,影響茶葉出口貿易,阻礙了我國茶產業的健康發展。
周國富建議,將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茶葉》列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年度計劃,并盡快啟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茶葉》立項調研論證工作,由國家衛計委牽頭,會同農業、商務、質監、工商、食藥監管等部門,組織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有關涉茶科研、教學機構專家學者及有關茶企代表,開展深入調研論證工作。按照科學性、通用性、實用性的要求,全面梳理現有茶葉標準,研究制定既符合我國國情、與產業發展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相適應,又與國際接軌的茶葉安全國家標準。積極開展培訓輔導,讓茶企業和從業人員、監管人員、檢驗人員等及時準確掌握茶葉安全國家標準,做到應知應會,自覺實施茶葉安全國家標準。建立各有關部門協調聯動機制,組織開展標準跟蹤評價和監督評估。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