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年04月03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 字號:[
大][
中][
小]
金融理財產品種類繁多,我認為在設計產品、投資運作時,要以風險控制為首要準則。兩個主要的風險點不容忽視:一是,流動性風險已成隱患。二是,2014年末和今年初的幾起“黑天鵝”事件,拷問著銀行的風險識別和控制能力。
為此,我建議理財產品的設計需更加科學。金融機構在設計產品時應充分考慮收益、風險和期限。此外,因理財產品推出的時間、期限、總額等的不同,銀行應結合實際情況合理設計當期理財產品,以免期限錯配引發流動性風險。產品設計時還要注意把控基礎資產的風險,突出表現在基礎資產證券化的相關因素不能太多。同時銀行還要考慮因匯率、股價和利率波動等所影響的基礎資產的收益率問題。
目前金融理財產品已經成為百姓投資理財的重要方式,監管馬虎不得。監管部門應從控制社會公眾投資風險角度,制定、執行嚴格的理財產品監管措施,尤其是對夸大投資收益、隱瞞產品風險的行為要予以堅決打擊。同時,對公眾教育中要注重引導市場氛圍,形成一種理性的投資文化。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