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年05月29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 字號:[
大][
中][
小]
目前,我省互聯網金融發展基本特征是地方金融法人機構對于發展互聯網金融較為理性和謹慎,第三方支付法人機構一股獨大尚需悉心培育。P2P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集群和規模,但風險不能忽視,眾籌剛剛萌芽與PE/VC機構關系緊密。
蓬勃興起的互聯網產業為金融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衍生出了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得益于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支撐,必將引爆我省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商業零售、電子商務、文化旅游、汽車交通、智能家電、金融理財、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行業全方位的金融需求將持續增長,線上線下高質量金融服務需求將增加。互聯網金融及衍生出的金融創新服務,對推動我省信息經濟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制約因素
創新發展中尚有不確定性。互聯網金融創新是新生事物,對基礎貨幣、貨幣乘數和貨幣流通速度產生較大影響,受到中央銀行賴以制定和執行的貨幣政策的制約,宏觀金融調控政策決定互聯網金融走得有多遠。
行業發展規范滯后。當前互聯網金融仍呈“井噴”式發展,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已由互聯網公司、民間機構,拓展到電商公司、信息科技企業、移動運營商等,演化出P2P、眾籌、支付等多元商業模式。短時間里互聯網金融的“野蠻生長”帶有盲目性和沖動性,加上配套的系統更新還沒有跟上,步入標準化、有序化、規范化需要一個過程。
存在不同程度風險。由于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與金融兩種不同特質的行業互相碰撞后產生的“新物種”,與一貫嚴謹的傳統金融文化差異巨大,使得諸如P2P網貸、眾籌、網絡虛擬貨幣等互聯網金融產品領域蘊含著不同程度的市場和數據風險,對持續發展帶來影響。
綜合配套支撐不足。優質的商業環境、開放的市場準入、高端的金融人才、完善的基礎設施及綜合條件等,是決定互聯網金融成熟發展的主要因素。我省互聯網金融才剛剛起步,綜合配套、公共服務軟環境等方面亟待建立與完善。
對策建議
推動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我省在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中要著重發展第三方支付、動產抵押登記、金融服務外包等互聯網金融業態,為征信機構提供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出臺產業扶持政策。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在互聯網金融業態創新、互聯網金融研究等方面予以支持。扶持互聯網金融企業創新發展,提高市場有效性。推動專業服務機構,引導和扶持專業金融中介機構發展壯大。
加強高新技術配套。要加快推進移動支付、身份認證、數字簽名、云計算等基礎配套技術與設備的應用,提高信息處理效率,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良好硬件環境。
建立金融征信系統。建設基于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征信系統,打通線上線下,打通新型金融與傳統金融的信息壁壘,實現網貸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為網貸企業定制與傳統征信服務不同的服務產品。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讓金融機構廣泛應用信用評價模型,通過電子交易平臺信息、資金流信息等大數據綜合判斷授信對象的信用狀況。
建立風險控制機制。明確省金融辦為互聯網金融的主管機構,在行政權限內制定負面管理清單,明確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公開信息范圍,建立較為完善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機制。從宏觀層面建立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數據風險的管理機制,強化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