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新埭鎮民生議事堂委員履職小組召集人朱雅玲:
小協商撬動大幸福
據浙江日報 現在,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民生議事堂,我肯定毫不猶豫地回答:“管用。”
我在基層已經工作10多年了,也是一名平湖市政協委員。我們都說“有事好商量”,人民政協通過協商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但是,政協在鎮街一級沒有機構,基層群眾有序參與政協協商的有效途徑不多。如何把政協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2019年,嘉興在全國首創搭建在鎮街的民生議事堂,通過“不建機構建機制”,率先推動政協協商向縣以下基層延伸。
這個平臺有什么特點和優勢?效果好不好?去年剛成為新埭鎮民生議事堂委員履職小組召集人時,我心里也沒底。
可沒想到,第一次協商,就打消了這種忐忑。
那是一場圍繞農業產業發展開展的跨區域民生議事堂活動,涉及平湖市新埭鎮、新倉鎮與上海市金山區呂巷鎮3個毗鄰鎮,源于兩地政協委員的一次聯合走訪。我們發現,這3個鎮都種植蘆筍、生姜、葡萄,存在跨區域合作不夠、質量與效益參差不齊、品牌特色不明顯等問題。
正是這次實踐,讓我真正了解到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魅力。民生議事堂的出現,使政協數十年來不斷完善的調研、協商、追蹤等制度,與基層協商實現了有效銜接。
議什么、選哪些人來議,都不是拍拍腦袋就能決定的。根據主題,除了政協委員,我們還邀請了3個鎮的黨委、政府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具有代表性的農業經營主體等,共議對策。成果是喜人的,金山區政協委員當場表示,向金山區教育局推介平湖一農場申建研學基地;平湖市政協委員收購了呂巷鎮種植戶賣不出去的優質生姜……
對于協商結果,政協也有一套完備的機制,除了以協商紀要等形式提交黨委、政府,其中的重要問題將轉化為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比如,這一年多來,鎮里一直跟進研學基地的建設,前段時間規劃打造美麗鄉村風景線時,這個基地項目也在其中。
更令人欣喜的是,今年7月,平湖和金山兩地政協還聯合組織了一次“回頭看”,針對去年民生議事堂活動上提出的開展跨區域農旅融合發展建議,討論研究出跨界打造美麗風景線、合力打造文旅休閑民宿區等8條意見建議。
在組織參與一場場民生議事堂活動的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政協協商的實用、管用、好用。據我了解,目前民生議事堂覆蓋全省所有鎮街,共有1380多個,各具特色。
“小協商”還能撬動多少“大幸福”?我充滿期待。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