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日報 這兩天,省政協委員、省財政廳副廳長王廣兵的一個“心結”解開了。
中央賦予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歷史重任以來,我省財政系統積極謀劃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政策體系。“頂層設計確定之后,該怎么細化落地?”這次參會,王廣兵委員帶來了這個問題。
解開王廣兵委員“心結”的,正是他與何俊南、王賢俊、李曉鐘等委員在交流中形成的一份提案:《打造“共富工廠”助力共同富裕的若干建議》。
“這幾天,我們還在繼續完善這份提案。”浙江力聚熱水機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何俊南委員和記者聊起這份提案的來由。
“去年7月,我們召開會議,在公司內部探索助推共同富裕的路徑。2021年,公司全員人均收入超過20萬元,一線工人人均超12萬元;公司上繳稅收1.4億元,比上年多繳1000萬元。”前幾天他在會議期間無意聊起的話題,引起了坐在旁邊的王廣兵委員的注意。“力聚這樣的企業,不就是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腳’嗎?有了‘腳’,這條路就走得通了。”
休會時,王廣兵委員忙不迭地找何俊南委員私聊。何俊南委員說,公司“切蛋糕”時更多向一線員工傾斜,他們的收入增速快于管理層,企業還為員工購房提供3年免息貸款,員工工作積極性大大激發,公司生產效率也大幅提升,效益越來越好。
“員工增收、企業增效、政府增稅,這可是‘共富工廠’啊!”王廣兵委員點贊說。一旁的溫州市維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賢俊委員,也被他們的對話吸引。“企業不僅是企業家的‘家’,也是員工的‘家’。員工有獲得感、歸屬感,才會好好干,企業才能發展。”王賢俊委員說。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曉鐘委員聞聲而來。“企業是‘擴中’‘提低’的重要力量。”她說,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聚焦產業工人、專業技術人員、個體工商戶與小微創業者等擴中重點群體,低收入農戶、進城務工人員、困難群體等提低重點群體。”
據統計,截至2020年末,浙江有“四上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國家重點服務業企業)戶數10.5萬家,從業人員1556萬人。
在討論中,大家提出一個想法:如果這10多萬家企業都建成“共富工廠”,就能帶動1500多萬人走向共同富裕。于是,他們萌生了一起撰寫打造“共富工廠”提案的想法。
這份提案提出:給予“共富工廠”產業支持、政府表彰、社會認可;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用于企業家培訓,通過企業家培訓班、“共富工廠”企業考察等方式,形成爭相打造“共富工廠”的氛圍,推動“共富工廠”從點到線到連成片……王廣兵委員說:“希望浙江有越來越多‘共富工廠’。”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