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日報 1月19日下午,農工黨、致公黨、九三學社界別聯組會議剛結束,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嘉興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兼秘書長迮育彬就跑過去拉住了省政協委員、湖州市中心醫院常務副院長吳巍:“吳委員,今天我們在會上都講到了‘生孩子’的話題,一起合張影吧。”
一張照片,定格了兩位委員的笑容,迮育彬委員把照片分享到了親友群,并附上文字“兩位‘媽媽委員’為孩子們發言”,很快就收獲了一串“點贊”。
“現在一說到生孩子,年輕人就很糾結,關鍵是缺少足夠好的保障。”迮育彬委員說,自己的親友中就有不少人面臨不愿生、不想生的問題,她想把大家的困擾反映到會上。“是啊,不過去年國家提出建設兒童友好城市,寧波北侖區、嘉善大云鎮等地已經在探索,這個就很好。”吳巍委員拿出手機,查找相關新聞給迮育彬委員看。
吳巍委員參會的這幾天,在小組討論時,也發現有許多委員關注生育問題,“與其把注意力放在‘催生’上,不如多考慮社會該如何為孩子們的成長創造更好環境。”
“我當過老師,有個教育理念就是‘蹲下身子和孩子們交流’,在制定政策時也應如此。”迮育彬委員認為,不論是城市建設基礎設施還是提供公共服務,都要更多地從兒童視角出發,考慮到兒童身心條件,“比如學校可以有防夾手房門、防撞泡沫條,城市圖書館可以有成人小腿高的兒童書架……”
話匣子一打開,兩人越聊越投機,索性返回會議室,找了個僻靜處坐下。“家長們上班忙,加強嬰幼兒托育服務很重要。”吳巍委員說,要加強嬰幼兒托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財政投入,加快推進專業化隊伍建設,“孩子得到更好成長,年輕人的負擔也就輕些了。”
不知不覺,半小時過去了。兩位“媽媽委員”互加微信,約好以后“多說說孩子們的事兒”。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