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當前,海洋塑料污染因其數量多、危害大、持久性強的特點,已經成為全球性治理難題。住浙全國政協委員、杭州歌劇舞劇院院長、杭州江南絲竹南宋樂舞傳習院院長崔巍呼吁,擴面推廣“藍色循環”項目,更好呵護海洋環境。
2020年以來,浙江創新應用“物聯網+區塊鏈”技術,打造了“藍色循環”治理模式,通過政府引領、市場主導、產業協同、公眾聯動,有效推進海洋塑料廢棄物源頭監管、低碳回收、高值利用,并通過價值再分配反哺漁民漁企等,構建了“數字化污染防治-市場化垃圾收集-國際化認證增值-高值化資源利用”的海洋廢棄物治理新體系。2023年10月,“藍色循環”項目榮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方案。
“作為一項行之有效的治理海洋塑料廢棄物的生態環保工程、一項廢棄物高值利用的富民工程,‘藍色循環’項目目前已在山東、海南等地試點推廣。”崔巍建議,要加快“藍色循環”項目擴面推廣。
具體從操作層面上,她提出,由國家層面牽頭,以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協作小組工作會議為契機,推動成立長三角沿海典型城市“藍色循環”聯盟,促進項目在長三角地區先行推開,并進一步在全國推廣和應用。
“完善標準規范也是重要一環。”崔巍認為,要積極推動建立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標準體系,加快制定海洋塑料相關技術標準規范,研究建立全國通用的海洋塑料認證體系。“堅持政府引領、市場運作,在要素保障、稅收減免等方面出臺更多優惠支持政策,鼓勵更多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海洋生態環境治理,推動從塑料治理‘小循環’走向產業發展‘大循環’。”
聚焦國際合作,崔巍還提出,要支持“藍色循環”項目走向世界,深度參與國際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資源再生利用、產業創新發展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全球海洋環境保護與海洋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