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非常關注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尤其是基層醫療。”住浙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民進省委會主委、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為高質量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鼓與呼。
去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0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7年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基本實現全覆蓋。
蔡秀軍通過基層調研發現,縣域醫共體在管理體系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為此,他提出用“一端一云一體系”數字賦能醫共體——即提升“千縣工程”,建設醫共體平戰結合數字治理系統和居民健康檔案;以數字化的國家政務服務為平臺,建設以居民為中心的“健康云”,實現“居民所有、國家監管、醫共體共享”;運用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完善醫共體評價體系。
“基層仍存在醫療人才缺乏的情況,很多地方50%至60%的醫療任務由鄉村醫生承擔。”蔡秀軍認為,培育和留住基層醫療人才需要以政策推動縣鄉村人才有序流動。
“支持人才‘縣聘鄉(村)用’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畢業生招進來后編制在縣城,在縣醫院接受規培,接著輪流到鄉村基層醫療機構工作。譬如,一年時間,一部分時間在鄉村坐診,一部分時間在縣醫院,這樣可以把人才資源盤活。”蔡秀軍說,可探索實施“編辦回收閑置編制、重新對醫共體核算編制、由醫共體統籌使用”的新型編制管理模式。
如今,基層百姓醫療需求受到更多重視,這對基層醫務人員提出了新要求。蔡秀軍呼吁,對全國各醫共體管理團隊進行輪訓培養,建立同標同質的縣域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建設藥品統一配送中心。緊扣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和特點,構建“院校-醫院-社區”教學實踐體系,注重行業培訓實用課程設計和在線培訓指導,推進醫、防、康、養一體化協同融合。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