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住浙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的目光便聚焦于此,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他呼吁夯實碳市場基礎,推動汽車產業實現“雙碳”目標。
李書福提到,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帶動性強,應充分發揮“鏈長”作用,引導上下游產業鏈持續有效降碳,率先實現“雙碳”目標。
目前我國汽車產品“低碳”優勢明顯,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領先,乘用車平均油耗持續降低,商用車電動化轉型的“減碳”潛力巨大。此外,智能駕駛、綠色甲醇、氫燃料等新興技術與商用車低碳化緊密結合,在為我國汽車產業提前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新動能。
同時,李書福認為,“低碳”發展仍需要政策保駕護航。當前國際“碳壁壘”漸行漸近,現行《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無法直接與碳排放體系銜接。此外,伴隨著碳減排進入深水區,碳減排推進成本高且難度大、同一行業碳排放數字化管理呈分散性、缺乏行業標準或監督等均是面臨的挑戰。
李書福認為,為了維持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國際領先地位,同時滿足國際碳排政策要求,加快建設全國碳市場、出臺碳管理相關機制政策以及規范碳管理數字化平臺刻不容緩。
如何推動汽車產業實現“雙碳”目標、推動我國汽車產品走向世界、擴大汽車產品出口優勢?李書福建議,首先要加快出臺重點行業碳減排扶持政策,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行業主管部門要出臺本行業數字化碳管理平臺的建設標準及監督機制,使得政府、行業機構、減排企業可以通過數字化平臺得到標準統一、可靠、行業互認的數據,從而進行科學性、系統性、規劃性的減排工作部署及實施。
此外,要建立汽車行業統一的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并推動汽車產品碳足跡的國際銜接互認。李書福表示,一方面,要促進《積分辦法》與國際碳減排體系的銜接機制,統籌考慮參與“積分池”建設企業的利益,經過科學計算后將“積分池”正積分合理轉換成汽車碳排放積分或碳配額。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延續《積分辦法》的成功經驗,讓減排不足的企業向減排優秀的企業購買碳積分,促進行業更加積極地推動減排降碳,在全球碳博弈中打造中國汽車的低碳競爭力。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