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安全可靠、快速便捷,中歐班列很‘靠譜’!”中歐班列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品牌,正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協同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住浙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民建省委會主委陳小平深入調研后提出,推進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打通國際運輸“大動脈”。
隨著中歐班列車次越開越密、速度越來越快,因沿線國家發展不均衡導致的鐵軌老化、配套設施落后以及倉儲能力不足等問題日益顯現。陳小平建議,升級改造中歐班列等鐵路口岸和后方“卡脖子”路段,推動與周邊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技術裝備升級和信息化建設,打造多維“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網絡。同時,創新發展“國際班列+海外倉”運營模式,打造一批集分撥、配送、集貨、堆場、保稅、關務等于一體的境外物流分撥中心。
目前,全國各省市中歐班列的線路存在交叉重復。對此,陳小平認為,要加強國家層面對國際班列發展的引導和規范,強化市場化運營機制,健全中歐班列考核評價體系和行業自律機制,進一步規范各地政府的補貼行為,推動內外貿同班列和集拼集運模式發展,促進班列線路精簡整合。
“中歐班列貨物去程是集中式的,但回程貨物市場較為分散,回程空載率較高,容易造成資源浪費。”陳小平提出,要積極把握RCEP等自貿協定疊加優勢,創新發展貿易新通道,推廣應用“義新歐+義烏綜保區+轉口出口”模式,實現中亞和東盟互聯互通。
針對中外規則標準不一、貨運服務相對缺失等問題,陳小平呼吁協調推動沿線國家在運輸工具、裝載單元、換裝轉運設備等方面的標準對接;加快推進各國檢驗檢疫標準互認以及查驗手續簡化,以數字技術構建“提前申報、運抵驗放”的無紙化通關模式;支持部分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在運輸組織、貨源組織、金融服務、信息平臺方面展開集結中心重點工程示范建設。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