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副院長張茂——
為“生命通道”再提速
據浙江日報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題中之義。院前醫療急救是救治急危重癥患者“生命通道”的“最初一公里”,也是“關鍵一公里”。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副院長張茂建議,從法律保障和人才隊伍等多方面入手完善院前醫療急救體系,為“生命通道”再提速。
張茂委員從事急診救治工作20多年,深知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對生死線上的患者來說,黃金搶救時間窗口就幾分鐘,第一目擊者的作用可能比急救醫生更關鍵。”現階段,浙江的醫療急救水平居全國前列,但全省層面還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在第一現場的老百姓“不敢救、不會救”的情況時有發生。
張茂委員還提及院前急救隊伍專職化的問題。“根據最新調研結果,我省院前急救隊伍專職比例只有10%左右。職業發展前景、待遇和激勵機制等沒有跟上,隊伍質量和穩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受限。”張茂委員說,種種因素影響下,院前急救成功率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首先要讓院前公眾急救工作‘有法可依’。”張茂委員認為,應當加快地方立法工作。通過立法,鼓勵和規范公眾急救行為,協調各部門聯動的急救工作機制,將責任和保障落實到位。同時,為公眾急救意識和能力提升打造一個常態化、多路徑的培訓機制。
張茂委員建議,在全省設區的市建設獨立的急救中心和專職急救隊伍,尤其針對農村等薄弱地區,完善急救站點的設置,從點到面,織就一張更嚴密、高效的急救網絡。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