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政協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加強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多做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的工作”。浙江省金華市政協堅持把群眾的“心上事”作為政協的“上心事”,不斷完善以反映民情民意為基礎的履職為民長效機制,讓政協服務群眾可感可知、觸手可及,在“民有所呼、我有所為”中彰顯專門協商機構效能。
織密一張網,完善傾聽民情民意機制。織密感知民情的網絡,延伸傾聽民聲的觸角,把接地氣、冒熱氣的群眾期盼收集上來。一是健全平臺陣地聽民聲。推動創建10家“委員同心匯·專委窗口”和9家“委員同心匯·縣(市、區)窗口”,市縣兩級政協在民營企業和外地商會設立519家營商環境監測點,為常態化收集社情民意信息提供平臺陣地。二是打通線上渠道匯民意。創新開發“民情一點通”應用,給政協委員生成專屬“民情碼”,群眾掃碼就能與委員互動交流、反映信息、尋求幫助。三是推動委員下沉察民情。開展“雙走進”等系列活動,在監督調研、宣傳宣講等日常性履職活動中,集中、有側重地收集社情民意信息。自2021年“民情一點通”上線以來,委員踴躍參與,聯系服務界別群眾30多萬人次,累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近2萬條。
貫通一條鏈,完善紓解民困民憂機制。把“民情一點通”與省“三服務”小管家、金華市8890等黨政平臺貫通,實行智慧流轉、一鍵交辦、全鏈跟蹤。一方面,跟進督促部門提速辦理。落實專人對有關社情民意信息辦理跟進負責,對一些辦理進度偏慢的,開展調研視察,督促部門提速辦理。目前,通過“民情一點通”交辦給部門的19000多件社情民意信息,基本都得到有效辦理。另一方面,整合優勢資源合力辦理。發揮政協聯系廣泛優勢,整合黨政部門、市縣政協、政協委員、社會組織等力量,合力破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集成一類事,完善匯集民智民力機制。破解傳統社情民意信息收集辦理碎片化弊端,系統歸集、綜合分析、多元轉化,從“一件事”中梳理“一類事”,促進社情民意信息從分散向集成提升。一是轉化為履職議題。把高頻民情作為年度重點履職議題選題參考。如,近幾年根據社情民意信息,篩選社區居家養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高頻民生關切話題,梳理形成協商議題。二是轉化為資政參考。依托數字政協“后端大腦”,每季度對社情民意信息進行智能分析,了解群眾關注熱點,形成信息專報供黨政決策參考。如去年全市安全生產整治期間,針對企業普遍反映的“整改一刀切”“驗收時間跨度長”等問題,向市委提出“因企施策”“即整即驗”等建議,均被采納落實。三是轉化為工作品牌。不斷從民情民意中汲取智慧,升華工作經驗,打造形成系列工作品牌。如以辦理群眾反映強烈的“農產品滯銷”民情為起點,發動委員為各地特色產業發展出謀劃策,持續打造“八婺同心·助農共富”工作品牌,市政協“心心聯盟”網絡助農公益品牌被評為浙江省網絡文明創新項目。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