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名片:凌素培,衢州市政協委員、開化縣政協常委、開化生態保護政協委員會客廳牽頭委員之一,民建開化縣支部主委,錢江源國家公園長虹執法所所長、開化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掛職),獲2023年度浙江民建年度人物等榮譽。
山水靈秀境,詩畫錢江源。從長三角人口稠密的都市群出發,驅車幾小時就能到達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創建區錢江源園區。
這里峰巒疊嶂、林木蔥蘢,擁有全球稀有、保存完好的中亞熱帶低海拔原生常綠闊葉林,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和黑麂的重要棲息地,具有極高的生態保護、科學研究、游憩觀賞和科普宣教價值。
在這里,有一群年輕的“園丁”用青春的光芒照亮了寂靜的深山,衢州市政協委員,開化縣政協常委、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凌素培就是其中一位。
到大城市工作生活是不少年輕人的向往,而河南姑娘凌素培的“詩和遠方”,卻是浙西山區縣——開化。
2014年1月,研究生畢業的凌素培只身一人來到人生地不熟的開化,投身生態環保事業。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剛到開化時,恰逢江南梅雨天氣,她的身上長滿了濕疹;地域飲食差異讓喜愛面食、不吃辣的她常常對著白米飯和滿是辣椒的菜發呆;夜深人靜時,少了家人朋友的陪伴,令她倍感孤獨。
但這個性格倔強的北方女孩不服輸,努力適應環境,全身心投入工作,新的變化悄然而至……
2015年,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列入全國首批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自此,開化開啟國家公園建設新征程。
身為錢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的一名“園丁”,探索國家公園建設的“開化模式”,凌素培深感責任重大。
特許經營工作是凌素培面臨的第一個難題,沒有先例可循。為啃下這塊“硬骨頭”,她翻閱大量國內外相關文獻和專業書籍,主動參加研討活動,摸清特許經營的門道,和同事們并肩奮戰兩年,終于迎來《錢江源國家公園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的出臺。
從局機關調到基層執法所,凌素培又遇新的挑戰。與群眾打交道時,開化方言常讓她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為盡快融入群眾,她經常帶領執法所干部深入山間,傾聽原住民和一線巡護員心聲,不知不覺中,方言關得以突破。
創建國家公園過程中,錢江源國家公園長虹片區在人工商品林領域、原住民增收方面遇到不少問題。日常巡護中,凌素培用開化方言,為群眾解讀林地地役權改革、農田地役權改革、野生動物肇事保險等政策。一次次交心交談,最終得到了群眾的理解支持。
長虹鄉臺回山是錢江源國家公園最早加入農田地役權改革試點的地塊,桃源村種糧戶邱紅保說,自從簽訂農田地役權合同后,凌素培和同事在土地施種的前、中、后期都會過來開展免費土壤檢測,還對種出來的稻谷進行化肥農殘檢測。“效果相當好!”
地處浙、皖、贛三省交界處,錢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涉及與鄰近省市縣的工作配合。凌素培主動靠前作戰,推進資源管護和跨區域協同保護、完善跨省聯合保護站、設立省際聯合哨卡點、構建生態警務融治工作機制等工作有序開展。隨著生態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依托綠水青山優勢,開化生態文旅產業蓬勃發展。
憑借旅游管理專業特長,今年1月,凌素培被選派至縣文廣旅體局掛職。到任第一件事,就是謀劃首屆錢江源公路自行車賽,策劃、對接、落地,每一個環節她都親力親為。這場開化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的騎行賽事吸引了全國各地2000多名自行車愛好者,進一步擦亮了開化國家公園城市生態文旅品牌。
一晃,十年過去了,凌素培從最初的懵懵懂懂逐漸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生態工匠”。
近年來,圍繞加快推進國家公園創建、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爭創世界一流康養旅游目的地等,凌素培深入調研提交了30多件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40多篇。長期奮戰在國家公園建設一線,她一直堅持把本職工作和委員履職深度融合,傾情呵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如今,綠色發展之路在2236平方公里的開化大地蔚然鋪展。下一個十年,凌素培有了新的目標:進一步涵養為民情懷,當好“生態工匠”,聚焦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為衢州市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和美麗浙江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