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名片:沈衛忠,海鹽縣政協委員、西塘橋果品專業合作社社長,曾獲“嘉興市優秀農產品經紀人”等榮譽。
盛夏,海鹽經濟開發區西塘橋街道劉莊村基地里的夏黑葡萄迎來成熟期。大棚內,一串串綠如碧玉、紫如水晶的葡萄掛滿枝頭,海鹽縣政協委員、西塘橋果品專業合作社社長沈衛忠一邊采摘,一邊與前來拉貨的客商交談,豐收的喜悅掛滿臉龐。
3500畝葡萄園、年銷售額5000萬元以上、直接帶動101個種植戶共同致富、實現周邊農民就業5000余人……30年來,沈衛忠用汗水滋養葡萄藤,用一串串葡萄,“串”起了鄉親們的致富路。
1994年,沈衛忠承包了12畝土地,5畝用作牛蛙養殖,7畝用于葡萄種植,本意是為牛蛙提供陰涼潮濕的生長環境。誰料,一年下來,原先是農場“副業”的葡萄卻讓沈衛忠賺到了1.8萬元。“這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我用這筆錢買了輛摩托車。”
從此,他走上了葡萄種植路。種好葡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根據不同品種的生長特性種出優質葡萄?如何做好病蟲害防治?如何把握掛果量和品質之間的關系?為了學好葡萄種植技術,沈衛忠拜海鹽農科所專家楊治元為師,跟隨老師去富陽、南京等地學習。“從摘心、剪梢到施肥、防病、管理等,從楊老師那里,我對技術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之后,沈衛忠邊實踐邊總結,形成了一套實用的“葡萄經”,成為鄉親們口中葡萄種植的“土專家”。
在他的帶動下,周邊許多村民種起了葡萄,來自嘉善、海寧、桐鄉等地的不少種植戶專程向他請教。
2008年,在沈衛忠的牽頭下,劉莊村成立西塘橋果品專業合作社,進一步激發農戶干事創業的熱情。“當時共有101戶農戶加入,其中99戶是本地農民個體戶。”合作社不僅指導種植技術,還幫助農戶進行葡萄苗的預訂、大棚搭建、銷售等,“一句話,農戶需要什么,合作社就提供什么幫助。”
作為合作社社長,沈衛忠為社員們提供了從技術交流到葡萄采摘、銷售、運輸、包裝等環節的全面統籌支持。
為了向社員傳播先進的農業理念和技術,沈衛忠在家里辦起了培訓班。2009年下半年,在西塘橋成校的支持下,培訓班搬進了成校多媒體教室。他一邊積極動員社員參加培訓,一邊邀請專家前來講課,自己也現身說法,毫無保留地把葡萄種植銷售技術傳授給農戶們。
把大棚當成教室,把剪刀、套袋等作為教具,了解農戶需求的沈衛忠時常采用“田間課堂”形式,耐心向農戶傳授定梢、施肥、剪枝及病蟲害防治等經驗。他還到海寧、桐鄉、嘉善和福建、江西等地傳經送寶,累計開展培訓300余場次,惠及農民2000余人次,帶動就業5000余人。
“沈老師的培訓課,我一堂都沒落下過。”種植戶陳建中2018年開始種葡萄,當時是什么都不懂的種植“小白”,在沈衛忠的幫助指導下,如今,陳建中果園的陽光玫瑰顆粒飽滿、鮮嫩多汁。
從露天種植到設施栽培,從藤稔到陽光玫瑰、紅地球等品種更新換代,從農戶零售到合作社統一聯系客源,在沈衛忠的帶領下,劉莊村的葡萄產業在探索中不斷發展,市場美譽度不斷增強。
沈衛忠還帶領種植戶們搭乘上數字化列車,積極探索智慧化種植。“自從建成數智化高端聯動溫室大棚后,我們畝產葡萄從過去的2000斤增至現在3000斤左右。”如今,與葡萄種植相關的一系列操作都可以在手機或棚內機器上完成。
沈衛忠時常把“一人富不算富,一起富才算數”這句話掛在嘴邊、落實在行動上,竭盡所能把經驗傳授給農戶們,幫助大家少走彎路、少吃虧。
為打開銷路,沈衛忠為合作社葡萄統一注冊了“豐香”商標,入駐嘉興各大商超,并熱銷長三角。如今,西塘橋果品專業合作社被評為“省級示范合作社”“省級示范性家庭農場”。
《關于做大做強葡萄產業的建議》《關于“壯大扶持村級集體經濟,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新渠道”的建議》……作為政協委員,沈衛忠積極履職,提出了一件件沾泥土、接地氣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積極為民履職、助農共富。
“身為一名農業界別政協委員,不僅要當好‘代言人’,更要當好‘帶頭人’,為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增動力、添活力。”忙碌在葡萄棚內,沈衛忠初心不改,信心更強!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