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期間,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各參加單位,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圍繞服務我省“十三五”發展良好開局,積極通過提案建言獻策。截至1月26日中午11時,共收到以提案形式提出的意見建議908件。經提案委員會審查,已立為提案849件,經并案處理后為781 件,其中,集體提案134件、委員個人提案647件,其余59件意見建議將在會后作進一步審定。
本次會議提案內容豐富,涵蓋我省建設和發展的各個領域,反映了各界群眾對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期待,展現了政協委員履行職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彰顯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的優勢。經分類統計:
經濟建設方面的提案315件,占總數的40%。主要內容有:精心實施“十三五”規劃、更好謀劃創新驅動發展、扎實推進供給側改革、統籌推進國家戰略舉措相關改革、加快“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相關改革,推動各類人才創業創新、打造人才生態最優省份,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升產業集聚區水平、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浙江制造轉型升級,加強新農村建設、重視房地產健康發展、促進特色小鎮建設、加快發展時尚產業,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推進交通一體化建設、建設海洋經濟強省,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加快錢塘江金融港灣規劃建設、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等。
政治建設方面的提案23件,占總數的3%。主要內容有:深化“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加強統戰工作、改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宣傳報道,推進政務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引導和規范社會組織發展、探索科技與外貿等社團有序承接政府職能,推進綜合行政執法、創新城管執法機制、創新鄉鎮行政執法體制、健全基層干部監督機制,加強法院執行工作、健全行政機關應訴機制、完善調解機制等。
文化建設方面的提案128件,占總數的17%。主要內容有: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建設新型智庫,倡導“工匠精神”、培育創業文化、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促進文化禮堂長效運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發展、促進地方高校和獨立學院發展、重視學前教育、提高非在編教師待遇,推進全民健身、提升公眾藝術素養等。
社會建設方面的提案252件,占總數的32%。主要內容有:健全公共治理機制、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建立突發性公共安全事件預警機制、開展重大項目風險評估,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推動各項社會保險省內統籌、加強全面兩孩政策配套建設、促進我省人口均衡優質發展,促進低收入人群持續增收、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加強農民工服務管理、做好殘疾人工作,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完善“雙下沉、兩提升”、探索“互聯網+醫療”,大力整治交通擁堵、加大社會矛盾調處力度、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等。
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提案63件,占總數的8%。主要內容有:推進節能減排、強化主體功能區建設、壯大新能源產業、引領綠色發展,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協同跨區域河流治理、強化海洋環境保護、加強水源地保護、做好區域調水工作、保障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運行維護資金、構建“五水共治”常態化機制,加大霧霾治理力度、加強濕地保護與利用、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健全農村環境治理機制,加大“三改一拆”推進力度、提升鄉村民居建設水平、保護浙派民居特色等。
委員們高度關注民生問題,涉及民生的提案數量為309件,占提案總數的40%。
對立案的提案,提案委員會按照對口辦理的原則,協商確定承辦單位,做好提案辦理的協調服務工作。會議閉幕后,省政協辦公廳將會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對全部提案進行集中交辦。
對本次會議提案截止時間以后收到的意見建議,將作為平時提案及時審查,送交有關單位辦理。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