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期間,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各參加單位,認真貫徹大會指導思想,積極通過提案建言獻策、反映民意。截至1月23日中午12時,共收到以提案形式提出的意見建議909件。經提案委員會審查,已立為提案780件,其余129件意見建議將在會后作進一步審定。
本次會議提案數量較多、議題廣泛,涉及我省建設和發展的各個方面。經分類統計:
經濟建設方面的提案320件,占總數的41%。主要內容有:科學謀劃“十三五”規劃、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推進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建設、加強江海聯運發展海洋經濟、加快落實七大產業發展規劃、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產業集聚區水平、深化經貿合作區建設、推進鐵路和高速公路建設、推進集體土地流轉、加強網絡貸款監管、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吸引僑資參與浙江經濟建設等。
政治建設方面的提案50件,占總數的6%。主要內容有:提升決策法治化水平、構建公眾參與重大決策機制、立法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破解企業投資審批難、完善公共財政預算管理、預防和化解行政爭議、建立公職人員風險防范體系、加強城市管理法制化、提升社區管理水平、推進司法改革、提升司法判決執行效率、推進人民陪審制度改革等。
文化建設方面的提案128件,占總數的17%。主要內容有: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設公共文化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建設文化創意小鎮、做好文化古村落保護與利用、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公平實施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地方高校發展、開展高校國情省情教育、推進全民健身等。
社會建設方面的提案194件,占總數的25%。主要內容有:完善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推進城鄉居家養老服務、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加快基本醫療保險城鄉統籌、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加強基層衛生隊伍建設、完善人口計劃生育政策、加快信用建設、加強重大公共安全管理、規范勞務派遣用工、做好殘疾人創業就業工作、加大社會矛盾調處力度、加強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等。
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提案88件,占總數的11%。主要內容有:推進“五水共治”常態化、加強水源地保護、推行優質供水、做好區域調水工作、健全農村環境治理機制、做好農村污水處理工作、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提升城鎮建設生態化水平、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完善環境監測網絡、加大生態補償力度、制訂《環保法》配套法規、做好土地整治與保護工作等。
委員們高度關注民生問題,涉及民生的提案數量為384件,占提案總數的49%。
對立案的提案,提案委員會按照對口辦理的原則,協商確定承辦單位,認真做好辦理協商相關工作。會議閉幕后,省政協辦公廳將會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對全部提案進行集中交辦。對本次會議提案截止時間以后收到的意見建議,將作為平時提案審查辦理。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