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選擇,是包括各民主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選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是總結人民政協創立、發展的歷史進程得出的必然結論。
(一)必須堅持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
1.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人民政協
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風雨同舟、團結奮斗的偉大成果。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就開始探索建立統一戰線。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大革命失敗的慘痛教訓,使共產黨認識到統一戰線中保持自己獨立性和領導權的極端重要性。土地革命時期,共產黨在各個革命根據地領導廣大貧苦農民,深入開展土地革命,致力解決土地問題,建立工農聯盟,為此后發展革命統一戰線奠定了牢固的基礎??谷諔馉帟r期,共產黨正確地制定了統一戰線的戰略、策略和方針,成為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中流砥柱。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聯合工農兵學商各被壓迫階級、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組成民族統一戰線,打倒蔣介石獨裁政府,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政治綱領,為中國革命和中國人民指明了走向勝利的方向。1948年4月,中國共產黨提出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建立民主聯合政府。各民主黨派、民主階層、各界人士紛紛響應。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勝利召開,標志著全國人民的革命大團結及其在組織上的形成。中國人民在一百多年來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艱苦斗爭中深深懂得:“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革命要勝利,沒有一個包括全民族絕大多數人口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這個統一戰線還必須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的領導之下。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任何統一戰線也是不能勝利的?!被仡櫄v史可以看出,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人民政協的創立。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參加人民政協的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自覺選擇和政治共識。
2.堅持黨的領導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政治保證
堅持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是人民政協始終保持堅定正確政治方向的需要,始終是決定人民政協前途命運的一個根本性和原則性問題?;仡櫲嗣裾f的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黨對人民政協領導有力的時候,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就比較順利;黨對人民政協領導不力的時候,人民政協事業往往遭受挫折。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人民政協在各方面取得的重大發展都與黨的領導密不可分。新世紀新階段,堅持黨的領導,決定著人民政協的歷史使命和發展方向。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這是人民政協發揮應有作用的首要政治前提。
3.堅持黨的領導是政協工作的根本原則
堅持中國共產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是堅持黨對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政協在實現黨和國家奮斗目標的宏偉事業中真正有所作為的根本原則。要把這一原則貫穿于履行職能的各個方面,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關于人民政協的方針政策,堅持圍繞黨的重大決策部署履行職能、開展工作,使黨的主張和重大決策部署成為參加人民政協的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共識和自覺行動。政協黨組要充分發揮在政協組織中的領導核心作用,自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堅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堅決維護中央的權威。
(二)必須加強和改善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中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實現這一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全面小康與中國夢結合成為全社會的最大公約數,成為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時代主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我國最廣泛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的作用,有助于人民政協在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事業,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基礎上,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集中全國各族人民和全體中華兒女的意志、智慧和力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共同奮斗。
2.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站在全局和歷史的高度,規劃了改革新藍圖,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布局,實現了改革理論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戰略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根本在改革,關鍵在深化,重點在全面。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由易到難,從局部到全局,從增量到存量,時至今日,改革必須全面啟動,需要頂層設計。形勢和任務要求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針對中國的基本國情和時代特點,直面改革深水區攻堅期的特殊階段,回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新要求,體現出繼往開來的引領精神和擔當責任。加強改善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位置超脫的特點和優勢,既可以為全面深化改革獻計出力,又可以協調關系、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增進共識,為深化改革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3.全面依法治國的需要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治國理政決策中,貫穿著依法治國的主線,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集理論與實踐之大成,繪就全面依法治國新藍圖,確立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全面依法治國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征程。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實施依法治國是執政黨在現代化進程中的自我超越和自我提升,體現了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必要性、必然性。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必須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統一起來,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把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同黨堅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統一起來,善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
4.全面從嚴治黨的需要
執政黨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執政后的一項根本建設。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在治,要害在嚴,體現了治標與治本的統籌兼顧,自律和他律的雙管齊下,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對新形勢下黨建規律、治國理政規律的新創見。國家和民族的繁榮發展必須有一個主軸,必須有一個領導核心。要使黨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就必須堅持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全面從嚴治黨。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大團結大聯合的組織。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不僅有利于集思廣益,促進黨政機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而且可以增進共識、增強合力,把黨和政府的決策化為最大多數人的自覺行動,從而在全社會形成融洽和諧、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在全面從嚴治黨中,加強和改善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有利于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有利于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鞏固黨執政的群眾基礎、社會基礎和政治基礎,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
(三)加強和改善黨對人民政協領導的基本內容
1.堅持各級黨委對人民政協的領導
各級黨委要從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戰略高度,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進一步提高對人民政協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要堅持圍繞黨的重大決策部署履行職能、開展工作,使黨的主張和重大決策部署成為參加人民政協的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共識和自覺行動。要精心組織各種會議和活動,廣泛吸收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方面人士參與國事,進一步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治格局。各級黨委要把人民政協事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部署和推進。要把政協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注重從全局的、宏觀的角度加強對人民政協工作的研究,在制定年度工作要點時,應把人民政協工作作為一個重要部分納入計劃,特別是涉及人民政協的重點工作,要進行認真研究、安排和部署。要定期聽取政協黨組的工作匯報,及時研究并統籌解決人民政協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黨委和政府負責同志在政協全體會議期間參加討論、共商國是和在政協常委會議期間通報情況、聽取意見,應形成制度。不是同級黨委常委的地方政協黨員主席或黨組書記,可請他們列席黨委常委會議和其他有關重要會議。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政協干部交流、活動經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要切實幫助解決。各級黨委要把是否重視人民政協工作、能否發揮好人民政協的作用作為檢驗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
2.發揮政協黨組在政協組織中的領導核心作用
政協黨組是黨在人民政協中的派出機構,肩負著實現黨對人民政協領導的重大責任,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關于人民政協的方針政策,把黨的有關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貫徹到人民政協的全部工作中去,扎扎實實地完成黨所賦予的各項任務。通過扎實的工作,推動參加人民政協的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要按照黨委統一部署和政協章程的規定,配合黨委有關部門研究換屆時有關界別設置、政協委員名額、人選和常務委員人選以及屆中委員調整的有關問題,并提出建議。
3.發揮政協組織中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政協委員中的共產黨員和政協機關中的共產黨員,是受黨組織委派從事人民政協工作的,要切實增強黨的意識、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把黨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政協工作各方面,確保政協事業正確前進方向。要繼承和發揚黨的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優良傳統,廣交、深交黨外朋友,努力成為合作共事的模范、發揚民主的模范、求真務實的模范、廉潔奉公的模范,更好地體現人格力量。
4.創造全黨全社會重視和支持政協工作的新局面
按照黨中央的部署,各級黨委要積極組織并大力推動關于人民政協的理論研究、宣傳和教育工作,切實把人民政協理論研究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納入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總體發展規劃。要把人民政協理論作為各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納入對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的培訓計劃,列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計劃,加大對領導干部有關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理論知識培訓力度。要把對人民政協的宣傳列入各級黨委宣傳部門的工作計劃,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新聞媒體,宣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宣傳人民政協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宣傳各級政協組織履行職能的情況。各級黨委要統籌政協領導班子和同級黨政領導班子配備,把政治堅定、作風民主、年富力強、熱心和熟悉政協工作的同志充實到領導班子中去,要關心政協干部成長和進步,努力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作風優良、學識豐富、業務熟練的高素質政協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