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現代化歷程,實現了從落后于時代到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的歷史性跨越,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
中共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外出調研就去了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區廣東。改革開放40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來到了深圳的蓮花山下和前海石前,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要不忘改革開放初心,認真總結改革開放40年成功經驗,提升改革開放質量和水平。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標準,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就要認真總結歷史經驗,向歷史學習,以利于更好地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歷程,我們可以從歷史經驗中得出一些根本性、指導性的歷史啟示。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思想路線,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馬克思主義只有同本國國情和時代特征緊密結合,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才能更好發揮指導實踐的作用。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這條思想路線貫穿于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過程。改革開放是從解放思想開始的,今天我們全面深化改革仍然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習近平總書記說,在這“三個進一步解放”中,“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總開關。”“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結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礎。”改革開放一定要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無論是革命和建設,都不能照搬外國經驗、照抄外國模式,必須走自己的路。改革開放的40年,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探索中,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增強了“四個自信”。
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改革開放不是要改成別的什么主義,而是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能偏離這一條。不斷推進改革開放,是為了推進黨和人民事業更好發展,而不是為了迎合某些人的掌聲,不能把西方的理論、觀點生搬硬套在自己身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很有針對性地講到,“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我們當然要高舉改革旗幟,但我們的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堅持黨對改革開放的全面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堅持了黨對改革開放的全面領導,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黨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領導核心,為改革開放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發展是第一要務,發展是硬道理。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不能動搖和影響經濟建設這個中心。40年來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方面,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創新推進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通過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推動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另一方面,通過改革不適應或者限制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解放和激發社會活力。在“三個進一步解放”中,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最根本最緊迫的任務,也是最終目的。“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是為了更好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群眾是改革開放的主力軍,又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改革開放的非凡歷史成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創造的,實現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40年來,無論是農村改革,還是城市改革、企業改革,很多政策和決策都是來自人民群眾的創造和智慧。中國共產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改革開放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標準,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堅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讓人民得實惠,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堅持正確的方法論指導,正確運用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處理好改革開放中的各種辯證關系。改革開放和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無數因素和變量,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因此,要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處理好改革開放過程中的各種辯證關系,如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處理好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全局和局部、中央和地方、長遠和當前的關系;處理好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等等。
改革開放永無止境。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讓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繼續改革開放,推進高質量發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